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海口炭精画像
11月02日

《海口晚报》:炭画世家的最后守候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海口晚报(记者 陈元才)一支炭笔、一块画板、一张凳子,叶保龙接过外公韩冠平、妈妈韩翠琼的画笔,在海口骑楼老街的屋檐下以炭画为业,三代人相继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凝聚了老街文化的灵魂。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炭画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如今,骑楼老街拉开了保护整治的序幕,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否得以继续传承?
  
  困境:一边画画一边打工
  
  新华北路60号的走廊下,叶保龙一个人在专心致志地画画。同一条街上,另一个炭画铺,主人不知道去了哪,只留下画架和画笔摆在摊铺前。
  
  叶保龙说:“目前这个行业很不景气,以前这条街上有好几个人画炭画,现在都纷纷关门或转行了。我们还好,因为周围居民都知道我们画得比较好,经常来找我们。”
  
  以前,照相和冲印技术还不发达,照相的价格相对高,相片保存的时间也没有炭画长,所以很多人选择以炭画的形式为祖宗画像,但是现在,更多人接受了方便快捷的数码拍照。“我们平均画一张画的价格为150元-200元,要花两三天,这两三天吃饭就差不多要花掉100元,而且来画画的客人越来越少,目前想靠画炭画为职业比较困难。我已经结婚了,小孩也快出生了,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为了维持生活,我只能上午和晚上在家画画,下午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打点零工。”叶保龙说。
  
  守候:寄托三代人情感
  
  尽管面临困难,但叶保龙和妈妈韩翠琼不想丢下这从祖辈那传下来的行当,因为炭画对他们一家而言,不仅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更多是一种情感。
  
  叶保龙的外公韩冠平,早年在老街以画炭画为生,直到2005年去世,画炭画60余年。妈妈韩翠琼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老街画炭画直到现在。1997年,叶保龙也开始接过这门手艺。
  
  “炭画为我们几代人提供了一门养家糊口的活儿,同时也凝聚着我们家族的心血。我们对这门手艺心存感激,希望这门手艺能得到认可和保护,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韩翠琼说,“炭画是一门手工艺术,而那些冲印复印产品只是一项技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希望:服务更多游客
  
  如今,骑楼老街开始全面地整治和保护,将会建设成为具有海口风情的特色小街。这个消息,似乎给这个正处于困境中的炭画世家带来一线希望。“我们听到这消息很兴奋,”韩翠琼说,“我们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在骑楼特色小街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卖画空间。”
  
  “如果骑楼老街真的开发成为特色的旅游步行街,我们的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变,我们就专为那些来海口旅游的游客画肖像,应该会有很多游客喜欢。以前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少年轻游客看到我们的画后,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外国朋友。”韩翠琼说。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海口炭画家 海口炭精画像 
09月25日

《海口晚报》:海口老街炭笔画顾客盈门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海口晚报讯(记者 史瑞丽)穿过海口新华北路一道狭窄的楼梯间,在二楼一个房间里,韩翠琼戴着眼镜,正用炭笔细心地作画。画笔下是位温柔贤淑的女子,用笔轻轻涂抹在女子的唇上,呈现出黑白分明的光影,画中人顿时显得熠熠生辉,刹那间生动起来。
  
  在海口新华北路街边,人们会偶见摆放着人物素描、“代写书联、画像”、“画像请上二楼”等广告,这昭示着楼房主人家的生意行当。
  
  在海南,许多人家还保留着要为自己画幅炭精画的习惯。炭精画是我国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名炭画,以立体感、丰富的色调层次、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而闻名,是集艺术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独门画派。1945年,韩翠琼的父亲韩冠平开始在海口开设画馆作画。作为第二代传人的韩翠琼传承了这项技艺,她的儿子如今已是第三代传人,这家店也已经在老街上有60多年历史了。在第三代传人叶保龙身上,这门技术不但得到了传承,而且进行了创新,小伙子如今结合电脑技术作起画来功夫不减,但效率更高。
  
  在叶保龙的工作表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记录的订单已经到了六月份。他告诉我们,有些华侨专门找上门来求画。前年,一位美国游客还慕名而来,看到韩女士画好的作品不由伸出大拇指连说“Good!”。
  
  “这是一门传统作画手艺,希望能保留下来这项传统文化。”叶保龙说。海南不少人保留着这种习俗,正是这种市场需求,炭画这种传统技艺在海南得以生存下来。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海口炭精画像 炭精画老街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