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湖州炭画
08月29日

“美丽湖州”入画来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今年60岁的吴斌阳是一名专注炭精画创作的画家,走进他的美术工作室,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炭精画作品映入眼帘,肖像、山水,动物等作品千姿百态。

自退休之后,吴斌阳便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乐此不疲。

中国炭精画,19世纪90年代发祥于上海,又名“炭画”。“炭精画”,顾名思义是炭精粉绘制而成的画,属于中国民间美术,归于素描范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炭精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崇尚写实,层次丰富,柔和自然,细腻动人。炭精画永不褪色,奇妙无比。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美丽湖州 湖州炭画 炭精画 
11月06日

《湖州日报》:湖州梁美林谈老衣裳街的炭画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湖州日报(记者 徐斌姬)
  
  老街的炭画师去哪了?
  
  “母亲走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张小的遗照,照像馆没法放大,邻居提议炭画可以长期保存,又显得肃穆庄严,所以这两天我一直在寻找炭画像的师傅,但没有什么收获。”话筒中,陈女士的声音显得急切而又无奈,她告诉记者,印象中原本衣裳街有两个炭画师,朝阳街也有一个,但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湖城人喜欢把衣裳街、小西街、朝阳街等称作“老街”,他们如同一条条历史文脉维系着市民的怀旧情结。在这些充斥记忆的街区,除了老弄巷、老建筑,老手工艺人遍布是老街一景,衣裳街上的知名画师姚林宝,甚至在网络论坛上被亲切称作“旧时光老人”。依然是凹凸的青石板,依然是粉墙、黛瓦、翘角、飞檐,昨天记者来到改造提升后的衣裳街,这儿正在举办的2012年新春集市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转了一圈后,在衣裳街通往银泰商厦的一条巷子里,记者发现散落着刻章、配锁、修鞋、修表的摊子,却不见炭画摊的踪影。
  
  见记者张望,刻章的阿三师傅主动搭起话来,得知来者要找炭画师,他笑着说自己在衣裳街摆摊多年,和姚林宝是老相识了。“身有残疾、腿脚不便的姚林宝无儿无女,过去常常由徒弟梁美林推着,在街角摆画摊。老姚的炭画小摊一摆就是20多年,以专业画人像维持生计,老湖州人都知道他,早些年,一些人路过炭画摊,都会凑过来观赏,或要求现场作画。”继而,阿三师傅叹了口气说道:“你们找不到姚林宝的,今年7月份,他生病去世了。”看到记者神情颇为失望,对方又告知了梁美林的联系方式,并透露他的炭画功底也非常了得。
  
  稍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梁美林,获悉有市民在找炭画师,他并不感到意外。“往年冬至前后,总有几个顾客找我们师徒俩画像缅怀故人。”梁美林告诉记者,26年前,18岁的他遇到了43岁的姚林宝,从此结下师徒情缘,来找他们画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画像是为了寄托心底的一种思念。“后来师傅年纪大了,数码相机又普及很快,愿意花上一两百块钱画像的人越来越少了。师傅过世后,我在萧山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现在就在那里上班。”梁美林说他也舍不得那些老主顾,也愿意像师傅一样夜以继日地趴在桌上,用画笔一笔一笔去安慰痛楚的心,但人的生存总是第一位的,眼下的形势靠炭画是养不活自己了。
  
  据了解,湖州炭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大概从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画炭画的摊子,画一张炭画当年曾是湖州人的消费时尚,而今这个行当日渐式微,可供盘点的从艺人顶多不过两三个了。
  
  姚林宝过世了,梁美林转行了,哪儿还能找到炭画师呢?为了完成陈女士的心愿,记者又寻访了湖城的小西街、勤劳街和朝阳街,最后终于在农工商超市门口发现了一个炭画摊,那儿挂着几幅镶着镜框的画像,上面是永恒的微笑和古旧的色彩。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摊主刘峥正对着一张残破的老照片,打格子、画线条、上炭精粉,一幅老人的面容在他的笔下变得完整而生动。“一个月也做不了几笔生意,除了画像,现在还兼营代写书信、协议等。”刘峥的眼神是落寞的,大多数时候他习惯望着热闹的街市发呆。长年静心屏气地画像,使年过六旬的他养成了温和的性情和良好的修养,至今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但他膝下并无弟子。尽管这是老人钟爱的职业,不过他心里很明白,已经没有多少人喜欢这门艺术了……
  
  有感于日益稀少的“独门绝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民众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炭画、剪纸、木雕、竹编、箍桶等湖州传统手工艺正逐渐与时代脱轨,许多老手艺走向没落甚至消失。在走街串巷的寻访中,记者发现凤凰一村的老修伞匠徐欣华已不知所踪,勤劳街年近八旬的箍桶师傅胥阿林也打算退休,勤劳街上的另一位老手艺人——做了20多年秤的潘新权去向不明……而且湖城的传统手艺人普遍都在60岁以上,绝大部分后继乏人,面对这般日益稀少的“独门绝技”,尽管心里明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多少还有些惆怅,毕竟还有小众人群需要他们,毕竟没有什么比街巷的手艺人更能拉近我们与岁月的距离。这些活生生的化石,不用放进博物馆里展示,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儿时记忆的回归。很喜欢周庄“十二坊”,那是周庄古镇贞丰文化街上的12家店铺,门面大小不均,除了戴幸观的铁匠铺之外,还有土布坊、竹草编、酒坊、捏面人……许多在其它地方濒临灭绝甚至已为人所淡忘的民间老手艺,在这些店铺里都令人惊奇地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据说,周庄对手艺人只收很少的租金,有些甚至是免费的,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游客,还为这些手艺得以传承开辟了一条出路。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湖州炭画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