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炭精画
09月05日

中国炭精画世界重庆俱乐部


分类:俱乐部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炭精画世界重庆俱乐部欢迎你!
  中国炭精画,俗称“炭精画”、“炭画”、“炭像”,是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适合于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还具有绘制人像的实用性;以“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最大特点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更令收藏家们热捧。
  炭精画官方QQ交流群(腾讯QQ群号:330233164),欢迎热爱炭精画艺术的朋友踊跃加入!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QQ交流群!中国炭精画世界工作部,长期选拔地区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证书,并为主任发放工作经费,辅导主任在贵地开拓炭精画市场。
  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世界重庆俱乐部!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讲座 炭精画 炭精画培训 炭精画世界 炭精画社区 炭精画俱乐部 
08月16日

炭精画艺人梁京生为学生暑期炭精画绘画知识讲座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8月6日上午,工体社区团支部组织2015年暑期DIY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到辖区内炭精画艺术传承人为学生们教授炭精画绘画基础知识。

本次讲座的梁京生老师,参加各种书画活动,收获了众多的好评。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炭精画的继承发扬与宣传工作。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讲座 炭精画 炭精画培训 炭精画世界 炭精画社区 梁京生 
08月09日

天安门上毛泽东画像背后的故事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每年的国庆前夕,天安门城楼上都要更换新绘的毛泽东画像。这幅画像是全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幅肖像画,也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袖画像。毛泽东像经过几次变更?毛泽东像的画师分别是谁?绘制毛泽东像有哪些特别要求?相关史实却鲜为人知。
  曾经的北京市美术公司肖像组成员,目前任歌华文化中心总监的石京生参与过毛泽东像的绘制。当年北京市曾特招10个青少年专门培养画领袖像,他就是其中之一。聊起关于毛泽东肖像的往事,他尤有感触。从画毛泽东像开始,到后来画巨幅广告画,石京生调侃他们是“中国用颜色最多的人”“把照片画准,画得更像印刷品、照片的人”。从石京生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印迹。
  第八版毛泽东像的由来
  据相关文献资料,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共挂过8种版本,现在悬挂的是1967年10月1日延续至今的版本。第一、二版毛泽东画像都是在建国前的庆祝集会上临时悬挂,主笔是董希文。第三版悬挂于开国大典时,由国立艺专的教师周令钊绘制。一般在每年的“五一”“十一”,悬挂毛泽东巨幅画像10天左右,画像的规格根据天安门的整体格局,最终确定为高6.4米、宽5米的尺寸。
  随后,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又历经数个版本的变动,画像师先后由辛莽、张振仕等人担任主笔。石京生回忆,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王国栋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透露:由于当时社会上的美术工作者开始到处“抄肥”(意即挣钱),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位专门按时、按点完成此项绘画任务,以至于出现领袖画像调色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时任天安门管理委员会处长的姜承达上报北京市委,经市委书记彭真批准,从1964年开始,指定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的王国栋专门负责绘制天安门这张毛泽东画像。包括后来印刷的彩色毛泽东像、周恩来像等,也都是王国栋绘制的。
  在王国栋担任主笔期间,毛泽东像改为沿用至今的第八版肖像。据石京生回忆,王国栋曾对徒弟们说起过画像变更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在北京工体召开声讨美帝国主义大会,阿尔巴尼亚总书记恩维尔·霍查派总理穆罕默德·谢胡来华参加大会。当时的工体挂出了毛主席和霍查的肖像,周总理看后发现毛主席的侧面标准像神态温和、慈祥,霍查的肖像威武、庄严,两张像放在一起不协调。周总理要求再换一张,就找到后来广泛使用的正面照。这张正面肖像看上去庄重、威严,又慈祥,把几个优点汇集在一起,更有领袖风范,看上去也更深沉、更有精神感召力。”石京生说。
  之后,天安门城楼上使用的毛泽东画像也更换为这一形象。1967年10月1日,第八版毛泽东画像挂上天安门城楼。而从“文革”开始,毛泽东画像也从原来的“五一”“十一”悬挂改为天天悬挂。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国栋的大徒弟葛小光逐渐接过了师父的画笔,执笔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一画就是30年。据悉,从2014年起,中央美院的艺术家们接手了这一绘制任务。
  曾经的领袖像接班人
  “文革”期间,北京市美术公司是少数可以画画的单位,但绘画的主题和形式都是严格规定的,承担了北京市“十大建筑”和各大单位的领袖像绘制工作,包括机场、火车站、军队、机关、厂矿、学校以及外地很多广场的领袖像绘制工作。由于领袖像的画面大、劳动强度大,公司肖像组原有的画家们年龄偏大,登高爬低体力不支,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袖像订单太多,供不应求。因此,1975年,北京市美术公司决定从北京100多个学校招10个男生进行培养,首要的条件是“历史清楚,政治上靠得住”。当时15岁,还没有初中毕业的石京生,经过层层推荐、政审、体检、父母单位调查、学校考察等程序,被北京美术公司肖像组录用。同时进入公司的其他9个学生分别是:姜建秋、王林、王景云、江立平、欧京海、刘阳、张春明、邢秋成、褚秀峰,一道跟随王国栋学习。
  回忆那段时光,石京生说:“那些领袖像完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像我们也属于是时代的产物。当时除了学习绘画的技法,我们10个学员每天下午都要读《毛泽东选集》五卷并讨论,从领袖的著作里理解毛泽东思想。”从1976年到1979年的4年间,石京生一个星期至少画一张毛泽东像,天天加班赶制订单,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孙中山像,后来又加上了寸头形象和背头形象两个不同时期的华国锋肖像。“那几年,不算大的,我们加上师父画了总有上万张,有时还要去外地画,在当时就是常态的政治任务。”石京生说。
  改革开放之后,领袖肖像画的需求减少,北京市美术公司成立了第一家广告艺术公司。为绘制大幅领袖像而培养的这10个年轻人,被公司委派画起了大型户外广告。由于长期画大型肖像练就的手头功夫,小到4米×3米,大到10米×10米的各种海报,对他们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一两天就能完工的活儿”。如今,他们都已步入中年,除了姜建秋、王林和石京生还留在前身是北京市美术公司的歌华集团,其他人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石京生谈起王国栋这位他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领路人,用的是“师父”这个传统的称呼。“师父是一个对自己严格甚至苛刻的人,他对物质没有要求,对钱也没有概念,谁给他送礼都不接。虽然他那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但生活上很简朴,抽烟就用烟斗抽旱烟,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全国政协分给他一套三居室,他让给单位行政科的科长住,说他们家孩子多。其实我师父家也有4个孩子,他家的房子特别窄、特别破,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等简易家具。”
  王国栋早年在画像馆学习画炭像,后来小有名气后被调入北京市美术公司,专门从事领袖肖像的绘制工作。他对待工作和学生非常严格,但生活中的他喜欢摄影、踢足球、拉京胡。“有一次他的颈椎病犯了突然摔倒,后来在画画的时候手就不能够非常自如,他就拉二胡来帮助解决手运动不灵活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帮师兄弟到处画广告。有一次在密云水库大坝上画广告,他还骑自行车去看。现在师父80多岁了,还玩电脑,用电脑画画。可惜最近又摔了一下,把股骨头摔坏了,一直住在北京市第六医院。”
  手绘画像要求“平、光、亮”
  领袖肖像为什么不用照片而用手绘?石京生认为,在过去的时代,只有用手绘的方式才能体现出对领袖的尊崇。这种方式也是人类文明中祭奠先人、伟人的一种仪式,用其他的方式就失去肖像画的含义了。
  大幅油画在户外光的照射下,由于风吹日晒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必然会发生爆皮、褪色等现象,而且红色最容易褪色。那么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石京生透露,这张巨幅肖像用的是纯粹的油画颜料。“红是铬红,还有专门生产的耐晒色,比化学物质可靠。历史上,中国画颜料也是用矿物质和植物成分制作,否则不会保留很长久。当然,关键在于使用者和调色的水准技法。”
  除了特制的大幅画布外,底子的制作也有秘诀。“当时我们有一位姓林的师傅,专门给画布熬胶。天安门领袖像的画布很大,必须把亚麻布画布裱在板子上。一般的肖像画用的亚麻布是绷在画框上。画布表面涂层也需要技术,用加入密料的猪皮鳔胶,然后刷调和漆,只有这样才会使油画颜色牢牢地抓在画布上,不吸油,时间久也不脱落,这是几代人的经验。这种做好的画布如果在运输过程中被顶坏了,用水往上一喷瞬间就绷起来了。”
  谈到绘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有何特殊要求时,石京生用“平、光、亮”来概括。因为这幅毛泽东像高6.4米、宽5米,如果颜色调得不匀,用得不好,由于紫外线强烈照射,红色很快就会褪色,画像就可能会露出底色,“前几位主笔绘画时有过失败的教训,在过去的年代这可能就是政治错误。”
  何谓“平、光、亮”?石京生说,平,就是不能用大笔触,铺色彩要均匀,不能用过厚的颜色画。“如果画得不平、有笔触的话,就会有灰尘等落在笔触的纹路上,这一年下来就会被雨水、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而且被雨水淋后还会有痕迹。”光,就是相互的衔接处理好,红要用得恰到好处,这不仅是肖像本身的原因,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亮,就是表现领袖的神采,隐含了对领袖形象的精神写照。石京生认为,人物肖像画是二度创作,而绝非是简单地临摹照片。
  1978年,金石、石京生应邀到太原画了五一广场的“马、恩、列、斯、毛、华”肖像之后,石京生被师父王国栋叫到天安门专门学习画巨幅领袖像。“那是真正手把手严格地传授技艺,先让我画了列宁,又画了斯大林,对于大的画幅有了控制能力,才敢让我们放手画天安门的毛主席肖像。”
  那些日子,在天安门后面西北角端门的右侧画棚里,石京生、姜建秋、刘阳每天在高凳搭建的画架上爬上爬下,画到一个阶段就跑出100多米看效果,甚至还要用8倍的蔡司望远镜倒过来仔细观察,从虚实处理到画面颜色、领袖神态各方面找问题、找差距,一张大像画下来,要跑个几百次。“师父告诉我,虽然画的是照片,但是因为这张像很大,在处理局部时需要注意毛主席的泪囊、鼻唇沟和面部的肌肉,以及暗部发际的整体关系,这些都是表现领袖形象的关键部位,在处理这些细节和局部时要反复调整,不能紧紧盯住照片的某个局部去刻画。这些经验的传授,使我对人物肖像的传神把握上有了快速的提高。”
  要刻画好领袖形象,从神态到背景都靠长期摸索得到的经验。如从肩膀到头顶两侧的天空,从下面微微的红或加一点黄逐渐过渡到蓝天,有旭日东升时鱼肚白的感觉,寓意毛泽东像太阳一样从东方冉冉升起。“都是用大桶调好色刷上去,如果画得很均匀到位的话,一年之内颜色会保持得很好。只有天天看照片,画多了,才有这种经验。”石京生说,“用什么样的红,自己要把握好,但也没有像媒体上说的那么玄,有什么特殊的画法,那就不符合实际了。”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天安门上 毛泽东画像 背后的故事 炭精画像 画像 炭精画 
07月28日

百年风华月份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新年伊始,新一年的台历、挂历是很多现代家庭中常见的实用品,未曾想到的是,它们都脱胎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月份牌”。

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遗憾地发现,曾经红极一时的月份牌,现在几乎被人们遗忘。幸运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如今“月份牌”已经成为其发祥地上海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百年月份牌 炭精画 
07月28日

怎么把美人皮肤画得吹弹可破?


分类:问学堂 | 超过 人围观

请输入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查看内容及评论. 成功输入密码后, 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内容, 直到关闭浏览器。进入全站学习仅需年费3000元!天天学习!马上咨询0717-6911566!
此内容需要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美人皮肤 吹弹可破 炭精画 
07月28日

月份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月份牌的叫法有很多种,有人称之为招贴画,有人称为年画、月份牌年画,现在也有人称之为老广告、老纸头。

“月份牌”最早在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就已印刷发行,早期月份牌是历画的一种形式。20世纪初期一系列社会变革,改变了国民的生活形态,印有东方美人形象、节气内容的月份牌与商品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浓郁东方气息的“月份牌”招贴广告画,不仅广泛应用于洋行公司之间的交际,还渗透至国民的生活空间。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月份牌 老广告 老纸头 年画 招贴画 炭精画 
07月28日

杭穉英画的月份牌女郎曾是流行风向标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见到月份牌代表画家杭穉英的儿子杭鸣时先生,我还是意外了一下:老年人里少见的高大挺拔,双目炯炯,一口纯正的老派上海话,谈笑风生。
话题就从赞美他父亲杭穉英先生长得帅开始。白西装白皮鞋,挎着时髦而大牌的罗莱克斯相机,英气逼人的样子。泛黄的老照片,挡不住那份旧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时尚气息。说到父亲,杭鸣时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噢哟,我父亲的确是派头一级的,天天刮胡子,天天换衣服,领带无数条,我还记得他对着镜子仔细打领结的样子,弄堂里大家叫伊 梅兰芳 的……”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杭穉英先生 月份牌女郎 流行风向标 炭精画 
07月28日

郝学金擦笔画是青岛之最吗?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什么是青岛之最?家住沧口的郝学金老人拨打了报名电话,他向记者推荐了一种少见的作画方式,“我专门作擦笔画,这种作品已经快失传了,我想在青岛市也很难找出会作擦笔画的人了。”郝学金老人的这一作画方式,记者将向市民展示他的作品。
  如果你有当家的绝活、有自认为在岛城独一无二的好东西,或者无人能及的才能,都可以来秀一秀,不过受限于报纸的表现形式,无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的技艺将不接受报名。自认为有实力角逐“青岛之最”的市民,欢迎报名。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郝学金擦笔画 青岛之最 炭精画 
06月28日

辽西商报:七旬擦笔画老人三年绘就百年影史明星肖像图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辽西商报(记者 赵晓明)
  锦州古塔区中富里的李佩侠老人,今年74岁。他花三年半时间,创作出了擦笔画《中国百年影史明星肖像图》的上卷。其间,他用秃了50多支毛笔,画出了从1905年到1980年的622位演艺明星。
  擦笔揉擦出622位明星
  记者来到李老家,墙上贴满了擦笔画,地上则散落着一摞摞的杂志。这些杂志就是他收集明星图片的素材。据李老介绍,擦笔画起源于宋朝,于清末开始流行,是用不同型号的毛笔蘸松烟粉,在画纸上以不同的笔法慢慢揉擦而成。现在看到的许多民国时期的烟标、人像日历等招贴画多采用这种画法。
  在画卷的前言中,李老写下了自己的经历:李老年轻时就喜欢作画,走遍全国学习擦笔画和水墨画。2003年,他突发奇想,要为中国百年来的电影演员绘制出一幅长卷,从2003年年初到今年7月,仅绘制上卷就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
  画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让人很轻易地辨认出人物的身份: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的演员谭鑫培到港台影星李小龙、成龙等。由于老人买不起太长的纸,所以每张纸上只绘制了5位明星的肖像。从1905年到1980年,老人按明星参演年代将622位明星依次排列。
  老人借放大镜艰辛作画
  在李老作画的小屋中,记者看到笔筒中摆放着50多支已经秃头的毛笔,这就是李老作画的工具,李老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也较差,更难想像李老作画时借助放大镜的艰辛。
  在绘画中,搜集明星画像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李老买来各种电影杂志。在绘制第一幅谭鑫培画像时,因为找不到现成的资料,李老亲自跑到北京谭鑫培纪念馆临摹。由于擦笔画这种技法一直以来都是口传心授的,没有完整的书稿,这种技法已越来越不为人知晓。据他了解,省内很多擦笔画画家大都已不在人世。李老说:“除了以此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年外,我也希望以绘制长卷的方式,呼吁社会重视擦笔画这种技法。”
  这些画卷拼接起来总长140米,绘制的肖像之多堪称擦笔画世界之最。现在,李老只想将这批刚完成的上卷装裱起来,否则不易存放。但装裱这140米长卷的费用预计需要5000多元,一直靠低保金生活的他根本掏不出这么多的钱。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辽西炭精画 擦笔画老人 炭精画 炭精画像 
06月28日

城市信报:擦笔画他最牛!谁比他画得久?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城市信报(记者 田歌颖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李沧区的郝学金家中,今年76岁的郝大爷拿出了他的绝活。在书房里,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铺着一幅未完成的画,只见郝大爷从一堆毛笔里挑了一支没有毛笔尖的笔杆,随后拿笔杆蘸了一点碳粉,在纸上擦了起来,郝大爷用笔头几经擦蹭后,纸上的虎头已经填充出了轮廓。用一支没有笔尖的毛笔作画,这正是郝大爷所说的“擦笔画”。
  青岛之最继续招募牛人,如果你本人或者身边有当家的绝活或者无人能及的才能,都可以来秀一秀。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擦笔画 炭精画 炭精画像 炭精画学校 炭精画函授 炭精画教程 
06月20日

中国网:炭画于广民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网(记者 王惜纯

一顶旧帽,朴素装着,满身泥土,记者见到于广民时,他正在地里忙活着。眼前的这个人,很难让人与轻灵飘逸、山水如歌的画家联系起来。然而,就是这个其貌不扬、脚底板沾着泥土的山东汉子,却把中国擦笔炭精画演绎得惟妙惟肖。 

于广民,山东海阳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美术,先后师从多位绘画大师学习炭精画、中国画和油画。于广民说,第一次见到炭精画时,“遭到异样世界的强烈冲击,也许就像婴儿睁眼初见的光景”,他惊诧于那种逼真得竟想用手去摸的栩栩如生。从此,天性倔强、不善言辞的于广民开始迷上炭精画。从画中,他领略“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捕捉“储千里于飓尺,寻万趣于指下”的意境。于是,用过的作业本、课本的空白处、旧挂历等,都成了他画画的好材料。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炭画 炭精画像 檫笔炭精画 于广民炭精画 炭精画官网 
06月18日

炭精画、乾州红拳等23项传统文化技艺入选咸阳市级非遗目录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华商报(记者 高峰):6月13日,在第十个“世界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咸阳市公布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泾阳黄帝铸鼎传说、秦都区的炭精画、武功的馨绣工艺,以及乾县乾州红拳等23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入选。

 12项传统工艺入选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炭精画像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