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福州黑白世界
12月09日

《福州日报》:老林的黑白世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福州日报讯(记者 曾艳
  画了一辈子的人像画,眼看着这门老手艺要失传了,71岁的林瑞富怎么也想不到,临了,居然有小徒弟慕名而来拜师学画。
  年轻人迷上了老手艺
  小徒弟叫李宇欣,今年14岁,是福州二十中的学生。一直对画画很有兴趣的她在姑妈的介绍下,找到林瑞富的画摊,想跟他学画人像。问她为什么不去外面众多的美术培训班学习,她笑笑说:“老师画得很好,跟他学也一样啊。”
  李宇欣是见识过林瑞富的画功的。十余只毛笔,一张一寸照片,一个放大镜,磨上两三天,一张栩栩如生的人像画就画好了。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光影的变幻、明暗的处理,无不老到。细细看去,一根头发、一条皱纹、一个老人斑都跟照片上分毫不差。李宇欣最喜欢的是老林的那些大幅伟人画像。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一个个就像活了一般,伟人的神韵、气度,都被一一把握,刻画得精妙。
  这些更是勾起了李宇欣的兴趣,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都去画摊跟老师学习,不分周末,风雨无阻。有时,周围人声嘈杂,安静的李宇欣也能不为所动,安心画自己的;小伙伴约她一起出去玩,李宇欣每次都拒绝,她知道,要想学好,就要心无旁骛。
  一个多月下来,李宇欣画的人像画也像模像样,有几分神韵了。
  与炭精画一同起起伏伏
  林瑞富的这些人像画叫炭精画,以炭精粉绘画,重在写实,富有立体感,可以达到和照片相媲美的效果。因为碳精性状稳定、附着力强,画出来的人像细腻逼真,易于保存,永不变色。
  在照相技术普及之前,拍照是件奢侈的事,炭精画是常见的古老民间艺术。谁家有老人去世,都要请画像师给老人画一张炭精画遗像,以作永久纪念。林瑞富就是在那个年代迷上了炭精画。
  林瑞富生在闽侯尚干的农家,从小喜欢绘画。那时,替人画像是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他觉得,要是自己能画,不但可以发挥兴趣爱好,还能够为家里减轻负担。
  24岁时,他找到台江中洲岛的一位有名的画像师,想学艺。谁知,这位师傅已经收了几十个学徒,加上年事已高,他不愿再收徒了。林瑞富不想放弃,每天都跑去求师傅。师傅看林瑞富确实有兴趣,便提出“画张画给我看看”。此前,林瑞富虽然没有学过画,但凭着自己钻研,也有两下子。于是,他画了一张马,师傅一看,眼睛一亮,高兴地答应:“好,我就最后收你一个了!”
  这段拜师的经历,让林瑞富颇为自豪,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出师后,林瑞富就靠着这门手艺,开了个画像铺,养活了一家人。
  让林瑞富更自豪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卖出去的一张“天价画”。那是在林瑞富开始尝试画伟人画像后不久,他照着搜集来的毛主席参加庐山会议的照片,画了一幅“毛泽东庐山会议图”。这幅图画得非常逼真,长宽都有一米多,看起来颇为壮观。在店里挂出来后,一位在杨桥路开玻璃店的女老板一眼就看中了,指明要买这幅画。林瑞富有点不舍,就随便开了个价:“120块。”谁知,女老板爽快地说:“我不要画框,110块。”
  110块,在当时可是天价,够一家人用上好一阵子。交货前,林瑞富特意给这张画拍了张照片,照片至今依然摆在画摊上。
  几十年过去了,摄影技术和电脑绘画的普及,让炭精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民间的炭精画像人也越来越少。如今,一张人像画,仍然只卖百余元,客人却零零星星,画像的生意早已无法负担生活。孩子们都劝林瑞富别画了,在家安享晚年,但他闲不住,仍然每天出摊,寄居在洋中路一家艺术馆门口。
  永不褪色的炭精画
  林瑞富的炭精画,让很多人称绝。因为他不仅画得像,还能帮人把画画全了。很多客人都是为家里的已故老人画像,照片年代久了,残缺不全,不是少了耳朵,就是少了眼睛,林瑞富都能凭着经验给补上。“我把画补好了,就让客人自己看像不像,像就拿走。每次客人都非常满意。”林瑞富笑着说。甚至有美国华侨找到林瑞富,让林瑞富给自家五兄弟一人画一张,他说,这画放一辈子也不会褪色,能让后代永远记得这个大家庭。
  从“小林”画到“老林”,林瑞富身边不乏围观的、喝彩的、欣赏的人,唯独,少了学艺的人。
  早年,林瑞富精力旺盛,觉得不需要学徒;到后来,林瑞富又觉得招了徒弟养不活;到如今,他再想教学徒,就无论如何也没人学了,这门手艺眼看着就失传了。
  李宇欣的出现,仿佛这黑白世界的一道曙光。
  林瑞富非常用心地教这个小徒弟:先画好格子,用铅笔轻轻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再用自制的毛笔蘸取炭精粉来描绘明暗层次、人物面貌、衣服质地……哪里画得不像,哪里层次不够,林瑞富都会一一帮小徒弟纠正。
  为了方便小徒弟练画,林瑞富还精心为她做了一套画具:放大镜、画了格子的塑胶纸、粗细不一笔尖剪成各种形状的毛笔……林瑞富拨弄着自己的那套老工具,感慨地说:“这几支毛笔,都是当年师傅送给我的,我用了一辈子。”他说,自己为小徒弟做的这些画具,也希望她能用一辈子,希望她能把炭精画传下去。
  

已有 1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福州黑白世界 福州炭精画 炭精画 中国炭精画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