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娟娟)画面上,赵薇扮古装,双眸明亮;老人的胡须蓬松,眼神深邃;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看不出经历一丝雕琢的痕迹……市区延安南路155号一间简约小店里,炭精画写就了一个精彩的黑白世界。这些炭精画作,出自沈庆能之手,也常常因为它的传神逼真,引来过往路人的注目和啧啧称奇。
67岁的沈庆能是店主人,画过的人物画像数不胜数,而他当初学这门技艺,正是师从自己的老丈人。
难得的是,儿子沈英杰(29岁)也从父亲沈庆能那,学会了用炭精笔描绘人物的一笑一颦。
但当炭精画不再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成为“印记”时,难免让技艺传承人心生担忧。沈庆能说,这些年,他一直在画一些伟人肖像及其他的花鸟题材作品,打算出版成册,让炭精画成为永久的记忆,熠熠生辉。
跟从岳父学得技艺
慕名而去,昨天上午,记者在拜访中领略了沈庆能笔下精致的炭精画。
这家13年店龄的画像店,曾是延安南路上的一道“另类风景线”。一位过路人盯着店门口的一张“小燕子”赵薇的画像打趣说,“这幅画我太熟悉了,应该有十几年了,每次经过我都要看上几眼,画得太像了”。
而与炭精画结缘,对于沈庆能来说,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沈庆能:我这手技艺是从我岳父那(已逝)学来的。经常看岳父作画,没有美术功底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开始帮岳父打下手画九宫格,之后,慢慢地由易入难,开始尝试绘画。岳父毕业于厦门集美一家美术专业学校油画科,师从著名画家张书旗(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毕业后,他没有回到广东老家,来到漳州谋生,帮人画炭精画赚钱养家,当时照相技术不普及,有些人一辈子才照一张相片,去世时需要用照片,就得请人根据小相片,画一张放大后的遗照,据说解放前一张画像为2块大洋的价格。8年前,百岁高龄的岳父去世,一直到八九十岁他还在替人画像。
我36岁时结婚,我、爱人以及我岳母杨景慧(已逝),都跟着岳父学习,一家人都会画。我爱人退休前,一直在漳州工艺美术馆美术门市部替人画像,我则是在城建系统上班。1998年,我们俩在延安路上开了这家店。
除了临摹还需想象
炭精画以黑色炭精粉作为唯一的颜料,以九宫格来确定绘画对象各个部位的大小,运用各种不同大小的毛笔在纸上摩擦,利用素描中明暗关系的手法作画。这种绘画主要以肖像画为主,重在人物面部的写实技法,画出的人物五官比拍照更为精细,神情更加传神,而且炭精画可保存几十年而不褪色。
绘炭精画所需工具不多,但技艺精细,眼睛需要高度专注于画纸和照片之间。除了根据照片画肖像外,画一些宗祠需要的祖先画像,则需要听取绘画对象的生平情况,根据想象作画。
绘画经验日积月累,沈庆能还不断改进画画技巧,一次次地把人物“脸谱”画得更加逼真。
沈庆能:有照片临摹的还算比较简单,但很多宗祠内供奉的祖先没有照片,就需要依靠我自己的想象作画,直到其后代满意为止。市区南山寺内太傅祠内的一幅唐太子太傅陈邕公画像就是我画的,当时我考虑到他是老师,又为官,就把他的表情画得庄严又充满书生气。
炭精画渐渐被遗忘
炭精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画为主,但如今照相技术发达,炭精画渐渐“躲进”了岁月长河中。
现今,更多来买画的人,多是奔着这门特殊的绘画表现形式而来,然后将它收藏。
沈庆能担心,这项技艺被“遗忘”,这些年,他一直在画一些伟人肖像及其他的花鸟题材作品,打算出版成册,算是自己对一个时代技艺的总结和纪念。
沈庆能:现在一幅画的价格在100元左右,生意和岳父当年比起来,可是差多了,被相片代替了,是这种画没落的原因。不过,一个多月前,有位长沙的游客来到店里,觉得这种绘画技艺很特别,把我墙上挂的画买走了许多。几年前,有个山东的女孩子还特地跑来要和我学画。我觉得这项技艺不能被埋没了。
沈英杰:我画的不如父亲精细,主要原因是画得少,在学校里我主修电脑专业,现在也主要是利用电脑帮人处理照片和经营证件快照。炭精画这门技艺很特别,如果没有人继续传承,就可惜了。
对于沈庆能一家几代人对炭精画的坚守,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蓝达文谈道,炭精画不同于其他的绘画技艺,不是流行于专业画家之间,而是在民间中流传较多。并且不是以创作彰显个性为主,主要是以写实的手法,细腻到位地传达人物肖像,在照相技术还不发达时,被广泛运用于肖像画中。但因为本身的艺术性不够突出,被高科技慢慢取代了。但它仍然是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应该给予保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