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月份牌年画”,更没有多少人知道“月份牌年画”是“炭精画”的雏形。
“月份牌年画”,最早出现于清代光绪年间,画面上附有十二个月年历及节令表,题材上多以美女或中国古代故事为主要形象,并画上其商品或商号,采用中国百姓所喜爱的传统年画形式,在年终岁尾的时候随商品赠送客户,它既能美化家庭,又可以欣赏,并有其日历的使用价值。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商号也借此推销了商品。这就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商品海报。
中国民间素有过年时张贴年画以祈佑福的习俗,附印二十四节气历表以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木版年画通常会在老百姓家里一年一换。正是这种持久的视觉样式,为商品的推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宣传机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月份牌年画”是随商品免费赠送的。
与传统木版年画相比,“月份牌年画”通常有三个特点:一、配有中西对照历表,这是后者对前者的保留与发展;二、令人愉悦的审美功能,这是后者对前者的超越,采用新式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总是比单线平涂的版画更为生动感人;三、商品广告,这是后者对前者的补充,也是它生存的动力与依据。随着商品经济在全国范围的渗透,“月份牌年画”也在大江南北迅速普及,约在20年代以后取得年画市场的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历表淡出,审美与广告功能进一步彰显,而称呼则沿用下来。
典型的月份牌表现手法是一种基于西洋擦笔素描加水彩的混合画法,画家在确定人物轮廓后,先以扎住大部分笔毫的毛笔蘸些许炭精粉擦出淡淡的体积感,然后罩以透明的水彩色,使之产生丰润明净的肌肤效果与几可乱真的衣饰质感。1914年,这种擦笔水彩由来沪发展的安徽画家郑曼陀率先采用后,以类似于平光照片“甜、糯、嗲、嫩”的特色迅速取代勾线设色的旧法而成为月份牌画法的主流,深受读者的欢迎。
“月份牌年画”的题材并不广泛,主要有仕女、娃娃、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名胜古迹五类,而以时装、古装仕女与娃娃为大宗,尽管也出现过一些反映汽车、飞机等时事新知的作品,但基本上没有男士的位置。“月份版年画”的用纸有卡纸与铜版纸两种,早期多用尺幅较小的硬卡纸印刷,将历表印在背面,大尺幅的铜版纸成为主流以后,有的又在上端包压金属薄皮,以利张挂,而硬卡纸则以日历板的形式继续流行,80年代还时有所见。月份牌的人物配景主要采用干画法,直接用水彩色画出,色调明丽,透视准确,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月份牌画面周边通常画有图案式的边框,或繁或简,印有广告文字或厂商名称。处于画面一隅的商品图像往往画得小而精致,质感强烈,耐人品味,是月份牌的“画眼”所在和真正的主角。这些商品大多为香烟,也有火油、肥皂、蚊香、布料、化妆品等日用百货以及酒类、药品甚至肥田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作为“月份牌年画”发源地与主要产地,上海曾聚集了一大批月份牌的职业画家,除郑曼陀外,知名的还有周慕桥、徐咏青、丁云先、周柏生、倪耕野、梁鼎铭、杭稚英、金梅生、金雪尘、李慕白等等,他们或受雇于中外厂商,或自营画室,以画件为厂商服务并培训学徒,都有大量作品行世。重视月份牌宣传功能的中外厂商则首推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公司,商务印书馆、信谊制药厂等也曾专设广告部,为不同门类的商品绘制形形色色的月份牌。
进入5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的实施,月份牌在商品宣传方面的功能迅速消失,而审美功能却因群众的喜闻乐见与政府的扶持提倡而保留下来。在新月份牌年画在题材与技法上获得了长足进步,演进成一种纯粹的年画艺术画种,一些优秀作品甚至累计印数达到数百万张。
后来,贵州毕节炭精画学校杨君明先生在汲取“月份牌年画”技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研发了“炭精画技法”,不仅创作题材丰富多彩,而且在技法表现上也有较大的突破。文学教育工作者、中国第一文学教育门户秋千网总编辑、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张智华老师称杨君明先生是“中国炭精画第一人”。早年的“月份牌画”,可以说是炭精画的雏形,杨君明先生继承了“月份牌年画”。“月份牌年画”正以“炭精画”的名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月份牌年画”正渐渐淡去,“炭精画”取代代之,也正日渐形成一种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画种,受到各地人民和收藏家的喜爱。
12月26日
杨太守:“炭精画”和“月份牌年画”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学友园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