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一张相片相对奢侈的年代,炭画是人们“留影”的折衷选择。炭精画,是我国一项传统民间美术技艺,俗称“炭画”、“炭像”,讲求写实,而且,时间越久色泽越牢固;而随着数码影像的普及,这项传统技艺日渐式微。
邓根国的炭画铺,就在珠光路仓前直街街口,一张书桌、一张小板凳、几个相架、两条木尺、画笔,还有一小盒碳粉,就是他的“揾食”工具。十岁从艺,如今年过七旬,他仍守护着和这个时代渐行渐远的炭画技艺。
从不褪色,一幅永流传
“炭画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使用的材料是乌烟,就是炭精粉。炭画和相片最大的区别就是持久性,放100年也不会褪色。而且时间越久,炭画的色泽越牢固,颜色更自然,这是相片无法比拟的。”画了大半辈子炭画的邓师傅说,“炭画没有大的技法,作画方法和油画差不多,先深后浅,通过色块的深浅营造出明暗和立体感,炭画步骤简单,但难在对炭粉浓淡色度的把握。”
“画炭画不是艺术创作,而是画什么像什么,力求与照片一模一样。很多人找我画炭画,都是希望能够留住自己或亲人的真实相貌。所以画像如果和真人并不相似,就算画得像年画一样漂亮也没用。”对于炭画,邓师傅有着自己的坚持。为保证画像的真实度,在制作画像前,他都会用铅笔和炭粉复写纸勾画出人像的轮廓。从前需用放大尺将原来的小画像放大到画纸上,现在邓师傅也与时俱进,将放大轮廓的工作交给了电脑,“用放大尺是一件技术活,十分考验炭画师的基本功,不过还是不及用电脑来得准确。”
笔筒里摆放着超过30支毛笔,每一支的笔尖都不尽相同。邓师傅说,炭画使用的毛笔并不需要开笔,只需用笔尖添扫炭粉即可,“在眼睛、眼线这些位置就用硬一点、尖一点的笔头,大色块就用粗一点的笔头。毛笔用着用着就会自然松开,无需特意开笔。”
苦练画功,子承父业
邓师傅的手艺传承自父亲。“父亲从小就喜欢画画,解放后在沙河附近开了家炭画店。当时我10岁,就是从那时开始协助他画炭画。”可能是受到父亲影响,邓师傅也从小喜欢画画,“以前喜欢看公仔书,那时还梦想能够做一个画连环画的工人。接触炭画后,我就一直醉心这个行业。”从最开始画衣服,到后来用放大尺描底稿,17岁这年,邓师傅已可独立完成整幅画像,“最难就是用放大尺,以前的照片很小,通常要放大5~7倍,如果手不够定,细微的偏差在画像上就会出现5~7倍的误差,如此画像就会与真人有相当大的区别。”
文革时期,邓师傅暂时放下炭画,去了街道服务站工作。十几年间,他画过标语、做过包装、挖过防空洞。虽然没有继续开档画炭画,不过邓师傅并没有放下手艺。私底下,他也会利用闲暇时间炒更接一些炭画的活。
1982年,邓师傅在珠光路仓前直街街口重新画起了炭相,如此一直坚持至今。
街坊回忆
"以前不少巷子都有这些炭画艺人,他们的档口前会挂着各种名人的画像,那时也有不少人会拿着自己的照片过去让他们帮忙画一幅比较大的画像。后来也有不少人会把逝世的亲人照片拿去给他们画画,因为这些画保存时间更长。
——退休街坊陈姨
曾见证最后的辉煌
十岁入行,邓师傅见证了炭画在广州的辉煌时期。解放前父亲在沙河摆档的时候,附近的军官们都会来画一张炭画,寄给老家的亲人。因为拍一张相片仍是奢侈,当年还有不少军官的太太们上门画相,将自己的相片用炭画的形式放大。当时,工薪阶层月薪约30~40元,邓师傅的父亲靠画炭画,每月就能赚得50~60元。
出师后的邓师傅,曾在高第街附近开了一个炭画铺,每月收入也在30元以上,和当年广州的一级技工收入相当。后来在服务站,他继续帮越秀南一家影像馆画炭画,那时工薪阶层一天工资2.5元,他私下画一张炭画也有2.5元收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邓师傅重操旧业、重新开店后,他迎来炭画的鼎盛时期和自己的职业高峰期。当时客人从全国甚至海外慕名而来,“一天基本都要画两幅。”
行业没落,艺不传子
随着摄影设备的发展,邓师傅的炭相摊位前逐年冷落。“以前每天画两幅,能够养活一个家。现在一个月也就画两幅,勉强能够赚点喝茶钱。16寸的画,一张要画八九个小时,400元一张。”
“现在画炭画已经是一个没落的行当。最高峰的时期,我认识差不多20多个行家在广州画炭画。现在,他们不是退休了就是出国了,也就剩下一两个还在坚持。也因此,我没有让儿子学这个技术。”子承父业的邓师傅,坚持没有让儿子接触炭画。不过,父亲的事业和志趣,多少还是影响了儿子,“他现在从事动画设计,不少公司都会找他设计动画。”
(来源:中国炭精画世界/作者:王智汛)
责任编辑:文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