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著名摄影师张建平先生出版的画册《徽州:捡拾历史的碎片》中,首次披露了一幅画有49人的《鲍氏祖容像》。这幅祖容像画的主人,正是清朝著名徽商鲍志道家族。画中的鲍氏族人共有49人,从明嘉靖年间的鲍氏十五世祖到清嘉庆年间鲍氏二十五世,年代跨越近300年。这是徽州目前发现的人数最多、年代跨越最大、画面最为华丽的祖容像,为世上罕见。据张建平介绍,在徽州发现的祖容像中,一般多是一人或两人画像,像这样一口气画了49人的祖容画像,目前还是首次发现。
徽商鲍志道家族49人祖容像
说发现
棠樾采风被祖容像细节打动
谈起发现这幅祖容像的经过,张建平说,2010年,他在棠樾存养山房(清朝鲍启运故居)采风时,遇见了鲍氏第三十代孙鲍树民。当时无意中瞥见了一幅挂在他们家厅堂的祖容像。这幅祖容像身着明朝官服,画面非常华丽,尤其是脸部的细节栩栩如生,“就连脸部的麻子都能看清楚”。张建平说,几十年来他在徽州各地采风,曾见过平常徽州人家的无数副祖容像,但像这样栩栩如生的祖容像,他还是第一次见。
细问之下张建平才知道,这是鲍氏十六世祖--明朝嘉靖工部尚书鲍象贤的画像。在和鲍树民闲聊中,张建平还得知,这幅鲍象贤的画像只是整幅鲍氏家族画像的一部分。完整的画像共有49人,保留在江苏东台鲍氏长房三十代孙鲍训声夫妇家里。
谈流落
为避太平军祖容像被带到江苏
在得知这幅祖容像的具体所在后,张建平带上鲍树民亲书家信前往了江苏东台,寻找到了鲍氏长房第三十代孙鲍训声。看见老家来人专门寻找鲍氏祖容像,鲍训声也非常感动,并和他谈起了这幅祖容像的流落细节。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进犯歙县,棠樾的鲍氏家族率领100多家丁协助官军与太平军作战。此一战鲍家也与太平军结下了梁子。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太平军攻下歙县后,进而攻入棠樾。在扬州经商的鲍家二十一代长孙鲍崇莹得知此消息后,冒着生命危险悄悄潜回堂樾,将鲍氏祖容像和族谱带回江苏东台的鲍家钱庄保管。
因为这幅祖容像非常大,有2.5米长1.6米宽,鲍崇莹就卷起来,用布包着直接扛在肩上。在鲍崇莹带回祖容像回东台的路上,还遇见了强盗。“他掏尽身上钱财,只求保住祖容像和族谱。但强盗非要打开看看,发现真是祖容像之后,非常气愤,就在上面跺了一脚。”张建平说,这个脚印现在还留在这幅祖容像上面。从此这幅祖容像走出徽州,就一直保存在东台,再也没有回来。
忆背后
17两黄金请宫廷画师画两个月
虽然这幅祖容像从完工到现在已有200多年历史了,不过亲眼目睹原件的张建平觉得保存得依然非常好,“画质非常鲜艳,每个人的表情都栩栩如生。祖先的排位是从上而下,男人在中间,妻妾在两边,清一色身着鲜艳的官服。”
张建平说他听鲍训声先生讲,这幅祖容像创作的年代是在清嘉庆年间,当时两淮盐运总商鲍志道花费了十七两黄金,从宫廷聘请来了两位画师到堂樾村,为鲍家先祖及长者画像。《鲍氏祖容像》中共画有四十九人。据说,鲍志道、鲍启运等为写实画像,对已故长者,画师则按其后裔近似面貌绘制。这幅祖容像的创作前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得以完成。从此便成了鲍氏一族的传家宝,一直承传至今。
相关链接:
鲍志道(1743—1801),原名廷道,字诚一,自号肯园,歙县棠樾人。读过几年私塾,后家道不济,弃学从商。11岁,因家道中落弃学去鄱阳学会计。数年后转浙江、江苏经营盐业。20岁后独资为盐运商,井以“资重引多”出任两淮总商20年。
(来源:中国炭精画世界/作者:陆慧敏)
责任编辑:文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