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资讯台 - 咸阳传统工艺引市民驻足
06月19日

咸阳传统工艺引市民驻足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资讯台 | 超过 22198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炭精画、旬邑彩贴剪纸、礼泉皮影、馨绣工艺……众多非遗项目吸引市民驻足。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在029艺术区举办,现场千余人参加。

6月8日上午8时许,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在029艺术区拉出“保护传承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的横幅。不少市民在泾河竹马、旬邑石门爷传说、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三原金线油塔等展板前驻足观看。此后,咸阳非遗节目展演的《秦汉战鼓》《旬邑唢呐》等节目再次点燃现场气氛。

据悉,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由咸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现场共展出咸阳3个国家级项目,55个省级项目,以及非遗法等共60块展板。同时向2016年为非遗传承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非遗项目和优秀非遗传承人颁发35个奖牌和26个奖状。

现场还展览了8个传统工艺类项目,其中馨绣工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这花绣得好逼真!”市民梁女士用手机频频拍照,她说,自己对绣花也有些了解,今天来仔细观看了这项非遗项目的绣制过程,大有获益。此外,炭精画、礼泉皮影的展区也引来不少市民围观。

“两寺渡红拳历史悠久,且对人身体有益,应该传承下去。”两寺渡武术协会会长冯宏安说,现在非遗文化的传承非常紧迫,断代严重,“在保护非遗文化中出现的年轻人太少”,且场地、资金都比较缺乏,“传承这两个字很难做到”。

咸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赵冲说,此后咸阳还将打造一档“影象非遗”栏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咸阳非遗、宣传咸阳非遗、让咸阳市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来源:中国炭精画世界/作者:柴欣悦)

责任编辑:文禾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炭致广大,精微传神,画美人生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