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刚刚念完三年高中。二十郎当的我,打算去安徽农村讨生活。
那时,杭州有两家画像店。所谓画像,就是将照片拿到店里,画师用改造过的毛笔、炭精粉,配合九宫格、放大镜这些工具,在厚实的绘图纸上作画。这种用毛笔蘸炭精粉擦出来的画,可以画得惟妙惟肖,永不褪色,是画出来的照片。画像的大多是为纪念逝去的亲人,当然也有画明星的。两家中,一家是市美术公司开的,挂出的是电影明星赵丹等的画像,画技高,需要素描的基本功。另一家开在庆春路盐桥旁,我常去“偷拳头”,在一旁认真看,认真学。
那时家里生活困难,自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想出去闯一闯。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乘长途汽车到於潜,然后徒步翻过千秋关,来到安徽宁国的农村。秋天的景色秀美丰盈,水泥路上晒着花生和谷物,烟囱里飘出炊烟,空气中散发着乡野的气息。
住在朋友家,主人拿出茶、水花生来招待我。我贪吃,吃多了花生伤了肚子,打嗝都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女主人赶忙拿出酒药,把药放在碗里捣碎,和上温开水让我服下,过了一夜我就痊愈了。
第二天,主人帮我联系了一家店面,是爿卖老酒的店,左手边有桌子和凳子,右手边是柜台。我从包里取出两幅画竖在桌上,当招牌,一幅是齐白石的画像,另一幅是彩色粉画,画的是前苏联画报上的一个女孩,她戴着一顶红帽子,金黄头发蓝眼睛,微笑着,天真可爱。
村子小,一传两传的,就有人来求画像了。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络腮胡白眉毛,大把的白须垂在胸前,他拄着拐杖来,看上去很健朗,像极了老寿星!我心里想。老人没有照片,要我现场画。现场画要有激情,抓特征。还好,寿星头发少容易画。
那几天,常常有一位姑娘站在旁边看我画像。她和我讲,村里有好几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
几天后,我开始一个人往里走,八甲村、十甲村……吃住都在刚认识的年轻朋友家里,他们的家人也热情好客,遇到了不少趣事。
有一天,朋友问我要不要洗澡?好,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洗澡了,也想看看农村的澡堂是怎样的光景。晚上,我们走过田埂小路,来到一间屋子。灶头上一只大锅里已经烧热了水,屋子里热气腾腾。洗澡的人坐在灶台上的大锅边,浸湿毛巾擦些肥皂,抹洗身上的污垢。规矩是男人洗后女人洗。
有一天,我来到一户要办喜事的人家,听说我是从杭州来的,他们热情地邀我入住,说要讨个彩头。老式雕花床上,铺的是簇簇新的新被新枕新床单。床前还放着几只陶罐,里面有花生、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第二天醒来,主人请来师傅做油条,新氽出锅的油条,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天是中秋节,早饭后,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带我去采栗子。树不高,栗子多刺,男孩没有带采摘工具,只是用穿着球鞋的脚,一下一下踩,不一会栗子就落了一地。在一个有座塔的村子,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拿出一张人民政府发给他的奖状跟我说,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曾住在他家,奖状是表彰他为抗战胜利做出的贡献。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安徽农村画像的一个多月,我吃住都没花一分钱,靠画像还赚了一些钱,给家里汇去了20元,返程时手挑肩扛带回来的芝麻、花生,光是芝麻,倒进米缸里就足足有半缸。多年后三弟向我坦白,那时候他嘴馋,经常偷偷去缸里抓生芝麻吃。
54年过去了,我很想再故地重游。那时认识的朋友,你们都还好吗?
(来源:中国炭精画世界/作者:沈炎)
责任编辑:文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