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末,还在温岭读小学的我,经常会在上下学的路上(仓后街)看到一个文弱的中年人,清癯略显苍白的面孔,穿一套旧中山装,手拎一个蓝花布袋,缓缓地走着方步,他就是住在新街的曾孔贤先生。
曾先生在横街靠近三元桥、通常叫“三元桥下”的地方,开有一爿“照相人像放大”的店,用一种称为“炭精画”的方式(工艺)做照相放大。
三元桥下那些老式的临街平房,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临街面半高处有粗木横梁,横梁下面通常是半人高的石板(或木板),上面则是铺面窗板。卸下铺面窗板,便成了店面。
曾先生所处的平房有两个店面,中间一个门。进门左手面是裁缝店,裁缝是位帕金森症患者,一空闲,他的左手便不断地抖动。奇怪的是在裁剪衣服时好象就不抖了。
右手面就是曾先生的店了。当窗(店面)有一张四面桌,桌上堆放着从布袋里取出来的毛笔,毛笔的头部都是经过精心修整粘扎的,有平有尖、大大小小大约有十几支,一字摊开。还有一只精致的黄铜支架的放大镜,放大镜下压着一块划有小方格线条的玻璃,这是称为“九宫格”的东西。一盒炭精粉,一把尺子,再加上一张铅画纸,这就是曾先生的全部工具了。桌后摆一张四方凳,后面的墙上挂着几幅画好的炭精人像,神形毕肖,栩栩如生。
路过三元桥下,常常会看到曾先生在全神贯注的画画。一开始是在铅画纸上用尺子和铅笔按九宫格放大尺寸画上淡淡的线条,这时九宫格下压着一张要放大的照片,曾先生先俯身向放大镜中观察照片,然后依照观察到的位置形象,选用不同粗细大小的毛笔沾上炭精,在铅画纸相应位置涂抹,不断观察对照修正,直至整张照片完全确肖,这就是照相人像放大的全部过程。
《世说新语》说:“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我不知道曾先生是不是也会在点睛时突出“传神写照”。但看到墙上挂着的几幅栩栩如生、好像正在注视着过往行人的人像,应该八九不离十吧。
“炭精画”完全是一种耗费时间精力、考验毅力的工种。而每次看到曾先生作画时,总会为他从容不迫、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神情所感染。
我不清楚曾先生的师承衣钵。细想来,炭精画大概不会归属到“三百六十行”里去。其依据是照相术于十九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始应用于民间。炭精画注重的是炭精涂擦的深浓淡薄体现出描画对象的光影,这与中国画的传统流派不同,更像是素描技法。而素描画技的传入普及,也都为上世纪20年代后的事了。温岭第一家照相馆开启于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由此看来,炭精画照相人像放大在太平县这种偏僻闭塞的小地方能够成为一个吃饭的行当,应该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
“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是炭精画的最大特点,结合照相放大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寻常人家的中堂都会挂有用炭精放大的祖先照片,可见其热络。
上世纪80年代从农村回城后,再没有看见过曾先生,城关的市面上也没有再看到过“照相人像放大”的店招。这其实是因为时代发展、照相放大技术进步的挤压结果。随着市面彩照的出现,照片冲洗打印突飞猛进,不但尺寸大小随意,而且立等可取。当一种新技术的出现比原来的做得更好更节约时,谁还会去问津老行当呢!
图为创办温岭县蚕桑学校的林次霞画像,系曾孔贤所作的炭精画。
(来源:中国炭精画总会/作者:陈稚文)
责任编辑:文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