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资讯台 - 荔城街古稀老人杨智文笔下描绘着永不褪逝的“炭画”
06月23日

荔城街古稀老人杨智文笔下描绘着永不褪逝的“炭画”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用手机或者相机,“咔擦”一声,然后通过蓝牙传送到打印机上,不到五分钟,一张相片就出来了,如此快速的照相方式,多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科技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众多的照相产品,但也冷落了传统影像的生存,众多人都愿意用科技产品代替传统手艺。慢慢的传统画像师越来越少,这项手艺也日渐萧条。尽管如此,记者踏遍增城,却发现依然有人在为此执着的坚守着。

炭笔是一种炭精作为笔芯的绘画笔,颜色浓黑,其主要特点是附着力差,容易掉粉,与纸的摩擦力比较大,橡皮不宜擦掉,,但同时使用炭笔作的画面比较松动,一般用于速写和人物肖像训练。而绘画铅笔根据笔芯的硬度,划分成13个等级,以英文字母H、B相区别。木炭条大多由柳树的细枝烧制而成,有粗、细、软、硬之区别,因画面效果不同而使用之,可与画作开始用较软炭笔打稿,因其易与擦掉,可反覆修正,不伤画纸,修饰细部时再用较硬炭笔。

炭笔也是速写的常用工具。炭笔的主要原材料是木炭粉,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的炭笔带有木炭的赭褐色,一般为黑色。炭笔表面比较粗糙,不反光,比较适合画涩的线条,线条力度感较强,还能皴擦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所以炭笔的的表现力很强。但是炭笔在纸张上的附着力比较强,用橡皮不容易擦掉,不宜修改。由于炭笔表面粗糙,画画时力度掌握不好还容易破坏纸张表面。当然用好了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山路的旧市场内,一处不足五平米的老店,斑驳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痕迹,破旧不堪的墙体上挂着大小几十幅画像,屋内一位近70多岁的老人正在描绘一幅大致成形的画像,见记者走进,老人便与记者简单的闲谈了几句。老人叫杨智文,今年已70高寿,是一位美术老师退休,同时也是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喜爱画画,便将退休后的生活全部用于炭笔画像创作上。

刚接触到画人物像时,杨智文摆过地摊,像其他普通画像师一样,为路过的行人画两幅简单的人像画,赚点小费消磨时光,“原来在广州园明南路,是一条‘画像路’,道路两旁全部是在给游客画像的师傅,随着照相机的普及,画像这项手艺也被冷落,画像师傅也越来越少,有的放弃了,有的转业了,现在那条路也跟着萧条了。”

说完,杨师傅叹了口气,似乎在为这项传统手艺感到可惜。用杨智文的话说,与其说炭笔画像是一门手艺,倒不如说更是一门爱好。从1997年拿起笔画像开始,已然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了,年轻时,杨智文一天能画一幅,费用还能贴补家用,如今随着年纪的增长,眼睛盯着画板看久了也就有些吃力了,现在基本上三天才能出一幅。

“二十年的时间,不知画了多少幅画像了,手中的毛笔坏了换,换了坏,过去增城还有几位画像师傅,有时会做下来探讨一番,后来因为赚不到钱也就走了,目前增城找得到的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坚守,曾经想过让家人或者学徒将这项手艺传下去,但是没有人愿意学,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杨智文老店内挂着最久远的一副,是他本人58岁时为自己画的一幅自画像,与如今相比没有多大区别,杨智文告诉记者,画像是一门艺术,炭粉把人像在素描纸上永远定格在那个时间,照相机固然方便,但也少了一些人情味。“人格有高低,工作无贵贱,在黑白的世界里每一幅画像都会洋溢五彩的光芒”。临别时,杨智文为自己坚守的艺术做总结,细细品味,有着太多的深意。

相关链接:炭笔画

炭笔画,学名叫炭精粉画,起源于清朝年间,20世纪40年代,炭精粉画在增城兴起,到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炭精粉画又叫炭画,《现代汉语成语规范大词典》有收录,是以炭精粉为绘画颜料,以炭铅笔、擦笔、药棉和橡皮为绘画工具来绘画的一种方式,是素描类铅笔画、炭条画等绘画方式的精髓。绘画难度较大,要求形似极高,以画人物肖像为主,也有兼画山水花鸟等。

这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用炭精粉画的人物肖像,黑白分明,柔和细腻,层次丰富,色泽持久。在杨智文画室呆了有两个多小时,一个客户也没有。杨智文慨叹道:“以前,在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前后,不少人还拿着祖先们陈旧的遗照前来为祖先换‘新容’,现如今,这样的顾客也越来越少了,炭精画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主要原因是早年照相和冲印技术还不发达,照相的价格又相对较高,相片的保存时间也没有炭精粉画长,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以炭精粉画的形式为自己的祖宗画像。但是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数码摄影的迅猛发展,摄影从一种少数人的专属而走进寻常百姓家,现在,更多人接受了方便快捷的数码拍照。炭精粉画艺术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面临消逝的画种!

(来源: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作者:城报)

责任编辑:文禾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炭致广大,精微传神,画美人生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