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资讯台 - 炭相铺的最后坚守
08月23日

炭相铺的最后坚守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绘制炭相曾是一门时髦的手艺。炭笔特有的笔触,不仅能将照片还原得栩栩如生,还多了一些照片所无法承载的细腻与沧桑。如今,随着影像记录的日益发达,这门古老的手艺日渐走向式微,但即使如此,在海珠区的一间3平方米的小店铺中,仍有一位老人在不懈地坚守。

炭相曾是奢侈品

炭相源于清朝,在中国民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炭相并非只为故去的老人而绘,事实上,在影像技术尚不发达时,彩色炭相画曾为很多年轻姑娘所追捧,是那个时代的时髦东西。如不受潮,没虫蛀,炭相可保存100年不褪色。

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些炭相师傅记忆中最好的光景。不过,再好也不及炭相刚传入中国时那么兴盛。那是辛亥革命之前,留洋学生学习西洋画的技法,在广州开“写真馆”,用炭粉画像,画一张逼真的肖像画往往要一两百两银子,是真正的奢侈品。据说康有为、张之洞等近代名人都曾在西关画过炭相。

在海珠区前进路116号,有一间3平方米的店铺。招牌上写着“精工瓷炭相”,店里则摆满了各种尺寸的炭相。这间档口已有30年历史,斗转星移,曾经时髦的炭相,而今却日渐沉寂。

店主谢广贤今年72岁,是广州为数不多尚且健在的从事手绘黑白炭相的老艺人。自1983年开始,谢伯就守着这间小档口,绘炭相、做瓷相,逢年过节还会帮街坊写春联。如今,就连一抹散落的炭墨,一支磨旧的炭笔,一些边角的白纸,他都会爱惜不已地收进生锈的铁罐、柜子里。他说,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门前整月无一客

谢伯坐在方桌前,一丝不苟地介绍着炭相的制作过程:先把照片用幻灯机放大,然后照着放大的图像勾勒照片,要一笔笔勾画,每一笔都不能马虎。“每一笔的轻重、尺寸的把握,都要十几年才能练出来。”

这间“精工瓷炭相”铺是谢伯一手经营起来的。1983年,谢伯在好友支持下,来前进路116号租了一个楼梯间,开了一家挥春档口,靠逢年过节帮街坊写春联赚钱。生意上路后,逐渐有人来问可否绘炭相。渐渐的,手绘炭相成为小店的主业,主要是为故去的老人绘黑白炭相,斗转星移,至今已有30载。

如今手绘炭相的生意日渐萧条。谢伯说,现在有时一个月都无人来绘炭相。档口只有3平方米,每个月的租金却要800元,还不包水电费。

谢伯感叹地说,现在影相技术发达了,绘炭相这门老行当也越来越难做,不仅生意少,青年人也大都不理会这门老手艺。他说,现在很多人选择用电脑做瓷相,手绘炭相大都是一些老人在坚持,炭相艺人越来越少。

为多写“一个字”常忘吃饭

要绘出一幅顾客满意的炭相并不简单。绘炭相最重要的是书画艺术功底,“绘得好,客人才满意;绘不好,客人脸色难看,生意也做不下去”。

一支炭笔、一罐碳粉、几张白纸,这就是谢伯绘炭相的工具。谢伯自豪地说,虽然工具简单,但30年里请他绘过炭相的街坊大都比较满意。“客人拿一张照片来,我一眼看去,尺寸和色块都在心中了。”

炭相的根基在书法与绘画,谢伯自幼着迷这些。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练习书法。一次妈妈叫他吃饭,他却习字入迷,说再写完“一个字”就去吃饭,可等他写完“一个字”,饭菜都凉透了。自幼训练让谢伯有了一双极具魔力的巧手,每次只需两三个小时,一幅人物炭相便“立”在纸上。有时客人还会要求给画像加一个耳环耳坠,他也总能一挥而就。

一支炭笔“绘”出两栋房

因为谢伯技艺精湛,加之待人和善,很多街坊都很愿意照顾他的生意。1990年前后,炭相铺的生意最是红火。加上每年摆档写春联,春节前后一两个月的收入非常可观,“那个月总要过万,最多月入两万”。

以当时的物价水平而言,炭相并不便宜,一幅就要30~80元,现在则需200~300元。在谢伯眼中,炭相的定价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对方经济拮据,就会便宜点。谢伯说,有人拿一包烟来店绘炭相,说明家里境遇不好,有时他也不计较。

谢伯炭相铺的名声越传越远。1990年左右,不少老华侨从美国、加拿大等地寄来照片,托在广州的亲戚指名来谢伯炭相铺,为家中过世的老人绘制炭相。谢伯说,那时,海珠区十里八乡都知道他。

“我就是靠一支笔,养了两个女儿,买了两栋房”。两栋房子一栋在1997年买的,50平方米,另一栋是在2000年买的,60平方米大小。“买房的钱,几乎都是我在这间3平方米小档口绘炭相、写春联挣来的。”谢伯不无自豪地说。

老手艺无人传承

谢伯说,现在广州绘炭相的老店越来越少了,不少还是冒牌的。看着像是用炭笔绘出来的,其实是电脑打印的。他感叹道,现在纯正的炭相艺人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因为不赚钱,做这行的也越来越少。

“现在只勉强挣够租金,不求其他”,谢伯说,他已经把幻灯机搬回了家,炭相只是在家绘,店铺只是摆个档。他说,两个女儿都成家了,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没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炭相也终究不算什么独门手艺,况且生意这样清淡。”

业余时间中,谢伯有一个任务,就是教两个小外孙学习书法,但却没有教他们学绘炭相。有时谢伯白天接了活,也总要等晚上趁外孙不在家的时候绘制。他们偶尔看到外公在绘炭相,家人也总是赶快支开。

谢伯说,他教外孙们写字的方法是,“认真就写,不认真就不写。”这也是他学习书画时的老方法。

坐在3平方米的炭相铺里,谢伯抬抬头看看天边夕阳的余晖,感叹地说,以往是越临近年关越忙,一般要忙到年三十晚上12点才能休息,但这几年都是过了小年就休档。对于这间3平方米的炭相铺,谢伯说,先坚持开下去,真撑不下去了还得关掉。

(来源: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作者:安之)

责任编辑:文禾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炭致广大,精微传神,画美人生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