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中国炭精画艺术课题组(tanjinghua.com)全球门户网站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学友园 - 梁海燕: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百年传承回眸
12月26日

梁海燕: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百年传承回眸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学友园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诞生于1914年的上海,至今已近百年。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以细腻的笔法、丰富的色彩描绘着百年来上海的城市风貌,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语言诠释着海派文化。解放后,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创作出大量特色鲜明的新年画作品,反映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体现各个时期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研究中国尤其是上海近现代史、美术史、商业广告史乃至服装、民俗等,显示出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月份牌、新年画曾经遍及全国二十几个省的城乡,以绚丽美好的画面装点了亿万家庭,还远播到世界各地,寄托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在民国时期,东北就有以月份牌画作嫁妆“压箱底”的民俗。近年来,月份牌、新年画随着很多传统民俗的消逝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逐渐淡出了生活舞台。月份牌、新年画印刷品成为一些博物馆、收藏家展藏的珍品,名画家的绘画原稿更是万金难求。有关月份牌、新年画研究的著作、论文也非常丰富,而对于月份牌与部分新年画的创作技法——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本身的研究,仍存在空白。画就了无数月份牌、新年画的“擦笔水彩年画技法”鲜为人知,濒临失传。
  
  2009年,笔者有幸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传承大师杭鸣时教授的指导下,撰写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非遗申报书。期间参阅了大量文献著作,走访了相关研究学者,加深了对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的认识,现将浅见抛砖引玉。
  
  年画与月份牌画的渊源
  
  年画源于中国古代除旧迎新之际绘制的门画。唐代,随着造纸术与雕版印刷术的成熟、普及,出现纸本印刷佛教图画与历书。北宋东京汴梁已有专门售卖年画、纸马的“画市”与“纸马铺”。金代山西平阳雕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即《四美图》)、《增福相公》、《义勇武安王位》(即关公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年画,《四美图》运用传统白描手法双勾铁线绘制原稿,再经雕刻制作,通过印刷使刀味木味的刚健与飘逸流畅的线条相统一,塑造了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美人的端庄秀美的绰约风姿。此种线条处理、造型格调、及题材选择为中国各地年画的创作所沿袭。
  
  明清时期,年画的产地几乎遍及全国,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高密、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福建福州等著名年画产地,各地年画制作技法有各有发展创新。
  
  清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队在江南地区与清军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苏州桃花坞年画作坊的业主和画师、工匠纷纷躲避至上海,在城隍庙西侧的小校场(即旧校场)一带继续从事年画绘刻印刷,形成了富有上海特色的“小校场年画”。
  
  中国传统年画中就有带有农历的“历画”。清末,西方传入的历法在民间逐渐普及。小校场年画中就出现了“华英月份牌”。上海月份牌首先在报业出现,或售或赠。迄今上海图书馆特藏书库里收藏有报刊史学家戈公振生前珍藏的1889年印行的《申报馆印送中西月份牌·二十四孝图》,为现存所见最早的一张“月份牌”画实物,画上就印有中西两种月历。继而彩票、保险、烟草等众多行业也将赠送月份牌画作为商品促销手段。1896年,上海四马路上“鸿福来吕宋大票行”,随彩票奉送“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画。这些月份牌无论在原稿的绘画技法、印刷工艺等方面,与传统年画无异。绘制原稿即在宣纸、毛边纸等中国画材料上以硬毫毛笔蘸墨勾线,线条挺拔、流畅,以中国画颜料平涂;印刷工艺早期主要采用木刻雕版印刷,后来也以西方传入的石版印刷技术印刷,通过彩色套印实现色彩效果。月份牌逐渐成为商家普遍采用的商业广告画,有时连月历也省略了,但“月份牌”的名称保留下来。
  
  早期绘制月份牌的多种绘画技法
  
  今天可以看到的月份牌绝大多数都是以擦笔水彩技法绘制的,其他技法只占极少比例。擦笔水彩技法可以说是应用最广、影响最大、风格最典型的月份牌绘画技法。
  
  早期的月份牌画稿作者也曾经为小校场年画绘制画稿。他们中有当时一些专业中国画画家,如吴友如、钱慧安、改琦、周慕桥、丁云先等。画家们采用传统工笔画的方法,以线条勾勒物象形态。他们也尝试在中国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西画造型与透视,月份牌画面立体感与空间感更强,色彩也更加丰富、鲜艳。
  
  “仕女”是月份牌的主要题材之一。在绘画表现上,画家受传统礼教观念的影响,以端庄、优雅、温婉、娴静为仕女审美标准,主要描绘其面部与手,身体其他部位都隐藏在衣纹线条之下。
  
  除了传统工笔画技法,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各种西画技法也被用来绘制月份牌画。周湘(1871—1933)于1921年7月16日在上海发起一次月份牌展览会,对展品的内容和绘画技法没有限制,“其种类除时装美女外,凡人物、风景、动物、花果一律欢迎,……(油画、水彩画、铅画均可)。”
  
  徐咏青(1880-1953)自幼在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天主教堂的美术工场图画间跟随刘德斋(1843-1912)等学习西方绘画,擅长水彩画、油画、钢笔画,他就是以水彩绘制风景画月份牌著称。
  
  徐悲鸿、叶浅予、梁鼎铭等画家也曾先后画过月份牌,他们运用自己擅长的手法,为月份牌带来多元的面貌。
  
  擦笔水彩画技法创始人郑曼陀
  
  擦笔水彩年画技法的创始人是郑曼陀。郑曼陀,原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生于1888年,去世于1961年,享年73岁。郑曼陀是杭州人,自幼被在杭州经商的原籍安徽歙县人收养。他自幼热爱绘画,虽然眼睛高度近视,但是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14岁就能作人像写真画,师从钱申甫学国画人物。他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文,因为养父母早亡家境败落,郑曼陀没能完成学业,肄业后在杭州“二我轩”照相馆工作,先做照片修版,后发展到成立画室,用擦笔炭精粉画肖像。
  
  辛亥革命后,郑曼陀来到上海以卖画为生。1914年,郑曼陀将擦笔水彩画技法画成的四张仕女图挂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张园出售,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凭着商人的敏感慧眼识珠,买下画稿印刷作为药品的月份牌广告。擦笔水彩月份牌先以毛笔蘸炭精粉擦出结构与明暗关系,再敷施淡雅的颜色,画面富有立体感与空间感,色彩清新自然,美人与景物栩栩如生,令人耳目一新,因而大受欢迎。同年,郑曼陀经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美术设计主任潘达微介绍,结识了在上海开办审美书馆的岭南画派画家高剑父。
  
  郑曼陀为审美书馆作《晚妆图》,画上有高剑父的题跋,称“陀君十年来得意之作,秘置箧中不以示人”。按照高剑父的说法,郑曼陀1904年即16岁时就创造了擦笔水彩画技法,这里面应该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不过也可推知郑曼陀应该是在1914年之前几年就开始尝试着将擦笔炭精粉绘画技法与国画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不断的摸索、改进,擦笔水彩画技法日趋成熟。
  
  《晚妆图》在日本精印,作为审美书馆广告月份牌发行。当时舆论评价郑曼陀擦笔水彩描绘的美人:“秀眉弯如柳叶,睫毛翘如雀翎,朱唇巧如樱桃,秀发乌如柔云,肤质细如凝脂,行如弱柳扶风,止如嫩荷凌波,秋波流盼。笑庸醉人。真是叹为观止,呼之欲出。”郑曼陀还在印刷完成的月份牌上用生漆点画美女丹凤眼的黑眼珠,能产生“眼睛会跟人跑”的视觉效果。
  
  1915年郑曼陀又为中法大药房画《贵妃出浴图》,这是最早的裸体美人月份牌画,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之后郑曼陀没有再画过裸体。
  
  郑曼陀常与徐咏青合作月份牌画。郑曼陀画人物,徐咏青画风景,他们的配合珠联璧合,被人们誉为“合璧”。
  
  擦笔水彩月份牌一经面世即大受欢迎,传统中国画技法绘画的月份牌逐渐失去了市场。很多画家意欲效仿,始终不得其法。大约在1920年前后,年轻的画家杭穉英(1901-1947)曾数次登门求教,郑曼陀以礼相待,对技法却一直缄口不谈。杭穉英到印刷厂借阅郑曼陀的绘画原稿,悉心揣摩。有一次杭穉英拜访郑曼陀时,看到案头有一个没来得及收起来的炭精粉玻璃瓶,终于领悟到擦笔水彩画技法的秘诀。他回去试画一幅,再拿来给郑曼陀看,得到郑曼陀的肯定。杭穉英就这样解开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之“谜”。
  
  郑曼陀1924年还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画《秋色横空人玉立》月份牌,艺术风格更加成熟。同年,郑曼陀应香港宝光照相馆邀请赴港绘月份牌画,《微笑》画报也向粤港澳读者介绍了郑曼陀与谢之光的作品。
  
  1929年11月,徐咏青、郑曼陀、杭穉英、谢之光、周柏生等月份牌画家创办了“艺友社”,该社在团结上海地区商业美术家、促进月份牌美术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郑曼陀曾在杭州学习过传统中国画与擦笔画,到上海以后,又与高剑父等中国画家交往甚密,同时目睹了吴友如、周慕桥作画稿的上海小校场年画,自然而然地将中国传统国画、年画的内容与风格融入擦笔水彩月份牌绘画中。
  
  郑曼陀画中的城市女性仍具有传统仕女的气质。她们表情婉约含蓄,身材纤瘦,微微削肩,没有显露明显的女性曲线。姿态以坐、立等较为静态的形象为主。女性周围环境,有户外的自然景象与建筑、轮船等,也有室内城市时尚家居、社交场景,反映了民国初年城市女性已经开始有自由、独立的意识,但总体社会风尚仍然保留着传统观念。
  
  郑曼陀经常与徐咏青合作,郑曼陀绘制人物时,先以炭精粉擦出明、暗两调,再罩染水彩,色彩淡雅。徐咏青自幼跟随西方传教士学习绘画,具有较为扎实的西画功底。而他也受海上画派潜移默化的影响,绘制的水彩背景也往往具有中国画小写意的特点,疏朗清新。
  
  杭穉英与月份牌创作群体“穉英画室”
  
  杭穉英(1901-1947),名冠群,字穉英,别名杭坦。浙江海宁盐官镇人。他自幼热爱绘画,经常在画店前驻足停留,观看揣摩以自学。1913年,杭穉英来到父亲杭卓英任职的上海商务印书馆,考入图画部做绘人友(练习生)。当时商务印书馆聘请徐咏青主持图画部,另有日籍、德籍教师授课,学习内容有中国画、西画、图案设计等。徐咏青于1915年辞职离开商务图画部,其学生何逸梅继续主持教学。据杭鸣时回忆,杭穉英称徐咏青为“老师”,对何逸梅更是一直执弟子之礼,恭敬有加,悉心照顾。抗战期间,何逸梅从香港回上海,无处落脚,杭穉英就请他住在闸北区山西北路画室楼上,照顾其饮食起居。杭穉英对郑曼陀也一直十分尊重。抗战胜利后,郑曼陀从四川回到上海,缺少擦笔水彩的绘画材料,求助于杭穉英,杭穉英慨然拿出进口画纸颜料赠与郑曼陀。
  
  1917年,杭穉英从“绘人友”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派往今河南路口棋盘街的商务印书馆门市部服务四年。服务期间,杭穉英不论是承接业务还是设计、绘画均得到极好锻炼,很快就能独当一面,获得大量客户的信赖。
  
  1921年,杭穉英在商务印书馆门市部服务期满,自立门户。在上海虹口区鼎元里开办画室,承接的业务有绘制月份牌,设计商品包装、商标和广告。
  
  1925年,他邀请“绘人友”同学金雪尘(1904—1996)加入画室,从此一直亲密合作。后来画室搬迁到闸北区山西北路,前后招收了四十位左右的学徒,培养了李慕白、孟慕颐、吴哲夫、宋允中等卓有成就的画家。杭穉英没有门户之见,鼓励画室成员到陈秋草、张充仁等画家画室学习西方绘画,使他们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不断提高。他根据画室成员各自特长进行分工,群体合作,提高了绘画效率和最终作品的水平。三十年代,一年可画月份牌画八十幅左右,每幅润格在四百至八百银元。全国各地客商争相约稿,印制的月份牌画更是随着商品流通传遍全国城乡,甚至远播海外。
  
  除月份牌以外,杭穉英还为上海《紫罗兰》等杂志绘制封面插图。周瘦鹃主编、大东书局发行的半月刊《紫罗兰》自1925年12月创刊至1930年6月停刊,总共发行过96期,1925年《紫罗兰》的封面女郎画风仍与郑曼陀相似,1926年左右,杭穉英借鉴了摄影、电影的大特写构图,开创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的时装美女画风。根据《紫罗兰》杂志印行的先后顺序,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时期杭穉英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逐渐推向成熟。
  
  杭穉英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绘画方法、绘画题材、绘画材料工具上继承传统,更不断创新。他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意”结合起来。构图以人物为主,背景深远淡雅,留有余白,富有意境;整体采用西方绘画的明暗造型方法,局部以中国画的“丝毛法”刻画须发等细节;在色彩上,他将中国画“因物象形,随类赋彩”的理念与西方水彩画冷暖交替罩染的方法结合,又深受迪斯尼动画片中鲜艳明快的色调的影响,将炭精粉素描关系减弱,只擦出明暗交界线部分,表现出的亮部艳丽,暗部通透,而没有“黑气”;他将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国外电影和画报上的国外女性形象相融合,创造出既具有含蓄温婉传统美,又具有时尚健康现代美的东方都市女性形象,成为当时“女性美”的代表;杭穉英率先使用国外绘画材料工具,如挪威水彩纸、英国炭精粉和美国水彩颜料、德国喷笔等,优质而多样的工具进一步丰富擦笔水彩画技法的艺术表现力。
  
  抗战期间,民族产业受到极大破坏,作为商品广告的擦笔水彩月份牌画丧失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杭穉英等画家不惧死亡威胁,不受金钱诱惑,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绘制宣扬“日中亲善”的和服美人月份牌。他拜国画家符铁年为师,“怒气撇竹”,画松、竹、梅等以明志,或摹写米芾书法。当“修版大王”郑梅清发起集体创作《木兰荣归》以明抗战必胜的信心的时候,他积极参加。画面构图由郑梅清设计,周柏生起稿,杭穉英画花木兰。吴志厂画双亲,谢之光、金肇光画木兰姐弟,金梅生画孩童,李慕白画副将元度,戈湘岚、田清泉勾勒双马及护兵,最后由杨俊生作背景。著名画家郑午昌在题跋中指出:“此图系海上十大艺人精心妙手所合绘,制作精美,用意深长,洵为当代美术画片之杰构。”
  
  杭穉英封笔后靠变卖家产与借债维持画室群体四十余口人的生计。抗战胜利后,画室群体又开始应接不暇的擦笔水彩月份牌绘画业务。杭穉英积劳成疾,于1947年9月间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仅46岁。其实自从1921年画室开办以来,只有画室之“实”,并无“穉英画室”之“名”,从来没有挂牌。杭穉英英年早逝后,他的父亲杭卓英为了增强画室的凝聚力,题写了“穉英画室”的匾额,这才开始有了“穉英画室”之称。李慕白、金雪尘等画室成员协助杭穉英长子杭鸣时继续主持穉英画室直至五十年代。
  
  金雪尘(1904—1996),上海嘉定人。1922年以第一名成绩被商务印书馆录取,成为杭穉英的同学。自1925年进入“穉英画室”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宣布“封笔”为止,经历了六十余年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创作生涯。金雪尘擅长水彩画,先后配合杭穉英、李慕白进行月份牌年画的背景部分绘画。
  
  金雪尘对古诗词研究尤深,有深厚的中国画修养。在商务印书馆学习了西画的基本色彩学以后,他通过数百张的电影海报绘画实践,熟练掌握了西画色彩规律与技法,并且完美地与中国画写意笔法结合在一起,绘制月份牌的水彩背景。他下笔大刀阔斧,痛快淋漓,寥寥几笔,一气呵成。富有中国写意画的意境,又有水彩画丰富、协调的冷暖色调。
  
  李慕白(1913-1991),是杭穉英的同乡,浙江海宁人。1928年,进入上海穉英画室学习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他聪明颖悟,刻苦好学,很快跳过学徒阶段,开始学习绘画创作人物。1931年,杭穉英还送李慕白去画家陈秋草的画室进修学习。李慕白能够独立作画后,杭穉英就让李慕白同金雪尘搭配合作,自己创意构图,并对作品作最后的调整。由于曾得杭穉英、陈秋草两位良师的热心提携,他李慕白在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上都有了相当高的造诣。绘画的时装美女造型人体比例结构合理,动态自然,比例、透视也更加写实,又能做的虚实结合。他也擅长处理人物的明暗五大调子的微妙层次,能够把逆光中人物的暗部描绘的非常透明。他大胆运用对比色,冷暖关系处理得十分和谐、明艳,当之无愧成为画室的支柱人物之一。
  
  孟慕颐(1917—2006)曾在上海穉英、白鹅等画室学习。1942年在苏北新四军从事美术工作。1949年后曾在贵阳解放军五兵团和上海从事美术工作。后举家支边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任展览馆美术干部。孟慕颐创作了大量全国及世界各地风光的新年画。
  
  杭穉英的长子杭鸣时,别名杭度,生于1939年。杭鸣时一直在穉英画室跟随李慕白、金雪尘等学习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1945年,14岁的杭鸣时进入上海著名西画大师张充仁的画室学习。父亲早逝后,杭鸣时遵从祖父的愿望,暂时放弃进美术学院深造的念头,在李慕白、金雪尘的辅助下支撑起穉英画室。
  
  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在民国时期的传承
  
  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的传承与其他民间年画制作技法有着很大不同。其他年画制作有几个关键环节:画原稿、刻印版、刷印,有的需要多次刷印套色,有的单色线稿印好之后手工上色,每个环节都有一些“秘诀”,一般不传外人,在家族内世代传承,甚至只传儿不传女。
  
  由于现代照排与印刷技术的普及,掌握技法的画家、优秀的修版师和印刷技工、先进的印刷设备成为月份牌制作的关键。
  
  杭穉英没有门户之见,除培养画室学生,还对其他画家公开了擦笔水彩画技法,每有人请教必倾囊相授,从而上海月份牌画家群体都学习掌握了这一技法。如张碧梧(1905~1987)十四岁来上海,初入先施公司当练习生,后入永安公司任职员本来是永安百货公司的职员,通过到印刷厂借阅杭穉英画的月份牌原稿自学,他曾到杭穉英的画室登门求教,杭穉英总是知无不言,张碧梧非常感激,恭敬地称杭穉英为“老师”。上海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引入现代印刷技术,到二十世纪初,制版与印刷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其他开埠城市如广州、天津也具备了印刷条件。
  
  上海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创作群体,每位画家虽然都使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然则都融合了各自的艺术特色,画风各有千秋。知名画家有何逸梅、丁云先、谢之光、金梅生、周柏生、赵藕生、倪耕野、胡伯翔、孟慕颐、金肇芳、吴志厂、张碧梧、杨俊生、谢慕莲、庞亦鹏等数十位。
  
  谢之光(1900-1976)十余岁时跟周暮桥学画,后又从张聿光学画布景,并到上海美专学了一年半画。毕业后即到南洋烟草公司广告部,后来曾任华成烟草公司广告科主任。1922年,他创作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作品《西湖摇船》,人物细腻柔美,背景挥洒酣畅,后来的作品《村童闹学》、《卖油郎独占花魁女》饶有情趣,《一挡十》反映了爱国主义精神。
  
  金梅生(1902—1989)别名石摩,上海川沙人。1919年从师徐咏青学习水彩画。1921年考入商务印书馆图画部,1923年印行作品《春游》,颇受欢迎。1931年自立画室专门从事年画创作。画作《五福临门》借鉴了传统年画“五子五福”的题材而又以创新的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细腻刻画出孩童形象,大受欢迎。金梅生在1949年之前创作了大约200幅擦笔水彩作品。
  
  关蕙农(1878—1956),名超卉,号觉止道人,广东南海西樵人,关枢南侄。曾随关壮学西画,后师从居廉,以是中西合璧,画名愈彰。也吸收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的特点,结合自身绘画特点,形成较为写意的画风,为香港的商户创作月份牌广告画。被当地评论界誉为“月份牌王”。
  
  1924年香港宝光照相馆曾邀请郑曼陀绘月份牌画,《微笑》画报也向粤港澳读者介绍了郑曼陀与谢之光的作品。1925年,香港永发公司以高薪聘上海画家何逸梅专绘月份牌画,艺术地位与关蕙农旗鼓相当。徐咏青在日本侵略上海后到香港,以教授西画和画月份牌为生。
  
  澳门孔教中学的美术教师梁焕堂也学习使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进行创作,擦笔水彩画技法从而传播到港澳等地区。
  
  擦笔水彩技法在新中国的发展与传承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年画工作的指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年画内容、形式、生产以及销售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指示。特别强调了对月份牌画要注意利用和改造,使之成为新艺术运动普及的工具。
  
  1955年3月,上海画片出版社正式成立,并于1956年成立了年画创作研究室。上海文化局开办年画作者学习班,聘请谢之光、李慕白、金梅生等月份牌画家,讲授、演示擦笔水彩绘画理论与技法。经过两年的训练,培养了培养了沈家琳、章育青、忻礼良、庞卡、王伟戍、江南春、刘王斌、吴性清、陈菊仙、陈强、黄妙发、马乐群、姚中玉等15位新年画作者。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上海的擦笔水彩新年画绘画内容空前广泛,创作质量达到一个高峰。
  
  上海擦笔水彩画技法作品在全国和上海市的历届年画、美术图书评奖中,多次获奖。李慕白与金雪尘合作的《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51—1952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奖;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年画评奖中,上海年画获一、二、三等奖的作品有26件,其中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的《女排夺魁》(李慕白、金雪尘作),并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年画荣誉奖”和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评奖的“银牌奖”;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的《秋月琵琶》在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评奖中又获“铜牌奖”。多年从事擦笔水彩画技法新年画创作与教育工作并作出卓著贡献的金梅生、李慕白、朱石基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的“荣誉奖”;同时,谢慕莲获年画工作者奖。
  
  李慕白与金雪尘合作的《采莲图》、金梅生作品《优秀女饲养员》、《菜绿瓜肥产量多》沈家琳作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等一批擦笔水彩年画画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慕白与金雪尘在文革期间被迫中止创作。文革后,他们又合作了《春江花月夜》《金鱼舞》《秋月琵琶》《忽报人间曾伏虎》等广为流传的作品。《春江花月夜》中,李慕白刻画的舞蹈少女虽然逆光,面部肌肤仍刻画得非常透明,富有青春气息。白色的服装轻盈飘逸,层次丰富细腻。金雪尘写意地挥洒出色彩丰富的春夜,近处花繁叶茂,远处江畔水汽氤氲,气氛温馨静谧。两位画家各显特长,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1956年受聘于上海画片社。作品有《优秀女饲养员》、《菜绿瓜肥产量多》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金梅生作品造型精美细腻,色彩明快亮丽,主体突出,背景疏朗,既十分耐看,又留有令人回味的空间。
  
  擦笔水彩年画在创作题材上更加多元化,不但有大量描绘新中国女性从事工农业生产、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内容,而且有张碧悟展现的《解放一江山岛》、《上甘岭的胜利》、《志愿军凯旋归国》、《百万雄师渡长江》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孟慕颐将全国与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绘制成系列作品;谢之光画反映断手再植的《党的恩情比海深》;李慕白、金雪尘根据新闻时事创作《女排夺魁》……
  
  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赋予上海新年画与其他年画迥然不同气质,不但极受全国群众喜爱。文革结束后,李慕白、金雪尘合作的歌颂杨开慧烈士的年画《忽报人间曾伏虎》,印数达1800万份,创单幅作品发行量之最。
  
  1979年到1984年,上海出版、发行年画484种,印数达55,39l万份,超历史最高水平。截止199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胶版印刷出版的年画共有三千多种,累计印数约二十五亿多份。其中以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为主。
  
  庞亦鹏、庞卡父子改革开放之初即赴美定居,庞卡仍使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杭鸣时在1952年考入辽宁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绘画系,后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留校任教,从而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首先传播到东北地区。在距离上海千里之遥的辽宁沈阳,杭鸣时在鲁艺从事美术教学和油画、水彩画、粉画创作。杭鸣时有着扎实的专业绘画基础,又秉承家学渊源,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理论与实践和谐统一起来,他的作品构图更为新颖,造型更为准确,色彩更为微妙。在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的教学推广上,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
  
  辽宁美术出版社慕名向他约稿一幅《继承革命传统做红色接班人》的擦笔水彩年画,该画出版发行后好评如潮,当时中国驻法大使黄镇还请杭鸣时复制了一件挂在中国驻法大使馆。他的另一幅擦笔水彩新年画作品《草原铁骑》订货数达到180万份,创文革前年画印数之最。他创作的新年画作品,
  
  文革期间,杭鸣时几乎停止了擦笔水彩年画创作。文革后,杭鸣时的擦笔水彩年画代表作有《春满体育馆》、《反弹琵琶》、《麻姑献寿》、《拾金不昧》、《我们爱大海》等。
  
  杭鸣时坚持不辍,身体力行,由此带动、培养了一大批擦笔水彩年画作者。他连续十几年应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重庆、山东、广西、四川、云南、安徽、江西等全国各地出版社邀请,举办擦笔水彩年画创作班。1981年,杭鸣时编著了《擦笔水彩年画技法》一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主要介绍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包括:素描稿、色彩稿、透图定稿、擦炭精粉、着水彩色;之后,可以通过洗涤与修补,甚至于一些“神妙”的特技来调整作品效果;创作完成后进行印刷。《擦笔水彩年画技法》首版印数1万6千册,很多美术工作者、年画爱好者通过阅读该书学习擦笔水彩画技法。
  
  江西刘称奇、刘熙奇,辽宁的刘吉厚等画家就是通过参加擦笔水彩年画创作班或研读《擦笔水彩年画技法》一书学习掌握了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他们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年画评奖、全国美展中获奖。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在全国许多省、市被广泛的移植而开花结果。1979年底,辽宁美术出版社初版和重版的六十种、三千五百万份年画,其中擦笔水彩绘制的年画也占相当比重。
  
  擦笔水彩年画技法传承现状
  
  回眸近百年前,郑曼陀首创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作《晚妆图》。相较于具有近千年历史的中国雕版印刷年画,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的历史可谓短矣。而其种类数量、画面内容、传播广度、影响深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年画品种,擦笔水彩间流淌着上海百年来的历史,释放着各个时期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擦笔水彩月份牌、新年画曾经装点了千家万户,美化着百姓的生活,甚至还是许多少儿美育的启蒙教材。如今,它们已经淡出了人们生活,留在人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背影。与众多非遗项目一样,擦笔水彩月份牌、新年画没有了市场,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也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老一辈画家大多年事已高,不再绘制这种费体力、伤眼睛的擦笔水彩画;中青年画家转向油画、中国画或水彩画等其他画种发展;技法对造型能力与色彩感觉要求较高,年青一代画家成长需要长期静心打磨,非一朝一夕功夫。如果技法的传承之链在传承百年之际断掉,将成为难以弥合的缺憾。
  
  我与杭鸣时老师交流探讨之后,认为一方面努力申报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以更好地保护、宣传技法;一方面在我任职的大学组织研究生、本科生学习、研究技法。
  
  因穉英画室原址在上海市山西北路,属闸北区。按照程序必须首先申报闸北区级非遗,通过之后再申报市级非遗。联系闸北区非遗保护中心之后,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申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2009年,月份牌年画——擦笔水彩年画技法被批准为第二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鸣时教授作为非遗传承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研究中心、闸北区史料馆联合作为保护单位。
  
  上海非遗项目申报成功是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保护传承一个好的开始。在当下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的良好形势下,借鉴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合理开发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有效利用途径,培养技法传承后备力量,实现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技法自身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尽精微,致广大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