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南国炭精画
08月21日

《南国今报》:炭精画艺术的坚守者——梁德明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南国今报讯(记者 刘山)随着电脑和数码相机的普及,炭精画像摊在柳州街头已经很难看到。但是,在连塘路一家银行门口,56岁的艺人梁德明至今仍在坚持。他绘制的炭精画,常常引来过往路人的注目。在数码照片流行的今天,炭精画将如何生存?昨日,在画摊前,回忆起入行20年来的经历,梁德明心头五味杂陈。
  
  10元钱在“河南天桥”起家
  
  帮人画炭精画像之前,梁德明在一家工厂任美工,帮工厂绘制广告画、搞产品设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各种原因,梁德明离开了工厂。
  
  梁德明急需找到一份工作来解决生活问题。他先是到楼梯山考了一本驾照,打算帮人开车。后来他发现,很少有单位愿意请还拿着实习驾照的司机。
  
  心情苦闷的梁德明在河南桥头天桥一带徘徊,那时路边有很多帮人画炭精像的摊点。炭精画色调层次丰富、细腻逼真,引起他的兴趣。
  
  在照相技术还不普及的年代,炭精画像生意还不错。而画炭精像成本低,一管炭精粉才8分钱,再加上几支擦笔、一团药棉、一块橡皮就可以出摊了。梁德明花10元钱,购置了绘画原料。不久,河南天桥下多了一个炭精画摊点。
  
  常面对生活阴郁的一面
  
  不过,炭精画在民间多是取代照片,作为遗像使用。跟炭精画师傅打交道的,大都是家中有变故的事主。画师面对的,往往是生活中沉默、阴郁,甚至晦暗的一面。
  
  入行不久,梁德明碰上一单生意。一户人家到河南桥头找人画像,这家人出价300元,但条件是画师上门,为在家中病故的老人画像。
  
  平常帮人画遗像,多是对着照片临摹。许多画师都嫌到事主家画死人阴气太重,没人愿接。那时,帮人画一幅炭精画可以收入15元,300元相当于画了20幅像。穷困潦倒的梁德明一咬牙,接下了这个活。
  
  事主家住在马鞍山脚一带的民房里,房间里光线幽暗。为了还原老人的面相,梁德明只能俯身近看遗容。房间里弥漫着浓浓的香火烟气,阴森压抑,梁德明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直至绘制出令事主满意的照片。
  
  近20年来,梁德明为公安机关绘制过嫌犯人像,帮交通事故、凶杀案逝者,以及各种意外身亡的死者绘制过炭精画像。
  
  传统手艺面临失传
  
  入行不久,梁德明感觉到,柳州炭精画像的竞争十分残酷,同行之间几乎不做交流。
  
  许多老炭精画师傅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天桥曾发生一起刑事案。这起惨剧,更增添了行业内的纠结。梁回忆说,当时有位“天桥画师”收下一个徒弟。不料,徒弟出师后,就在师傅对面开了一个画摊,并以低于行价近半的价格招揽生意。徒弟的行为令师傅大为光火,两人发生争吵。
  
  最后的结果是徒弟殒命街头、师傅进了班房。此后,柳州炭精画行内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再招收学徒。
  
  画炭精画是冷门,2000年的时候,柳州大约有十多位画师。如今,只有寥寥数人还在努力支撑。梁德明认为,懂画炭精画的人越来越少,跟没有人愿意将这门手艺传下去有一定关系。
  
  眼看这门民间手艺在柳州街头渐渐消失,梁德明心有隐痛。他告诉记者,有生之年,他打算办一个班,招收几名弟子,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敢与电脑抢饭碗
  
  在生意兴旺的年代,一个“天桥”画师一天能接五六单生意。现在,同样在闹市街头开摊,常常一天只能等到一两个顾客上门。除了少有人传承手艺,数码时代的来临给这个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感到生意明显减少是在2002年以后,距离梁德明摊点不远处,一家电脑画像点开张了。听说电脑画像分把钟就能搞掂,老梁特意跑去观摩。回来后,他惴惴不安,担忧有一天饭碗被电脑抢走。
  
  不过,坚持到今天,梁德明的观念有些改变,“电脑并不是万能的,许多特殊照片,最终还是要由炭精画来完成。”
  
  前几天,他刚刚接到一单生意。一位顾客要为爷爷画像,这位顾客的爷爷多年前故去,生前没有留下照片。为了达成心愿,这位顾客带着姑婆、六叔的照片找到梁德明,希望老梁能为他“合成”爷爷的容貌。
  
  “额头是六叔的,神态要像姑婆……”顾客提出诸多要求。画像草图已经出来,这两天,梁德明正在根据顾客意见进行修改。
  
  用姐姐的照片为父亲画像,把指甲大小的人像照片复原成大幅画像,根据顾客的口述描画画像,这些活梁德明都接过。讲到这里,梁德明颇为自得。他拿出一张顾客提供的照片,画面中,老人身着汗衫,面呈老态,眼袋下垂,脸上布满皱纹和老人斑。
  
  “像这样的照片,电脑不敢接,因为无论怎么修,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梁德明的笔下,老者理着平头,身着唐装,五官清晰,神采奕奕。
  
  把炭精画当做一门艺术
  
  老市民都喜欢把炭精画师傅叫做“炭画佬”,妻子和儿子对这门手艺一直不以为然,但梁德明在心中坚信,自己搞的也是一门艺术。
  
  梁德明的炭精画像透视感强,找他画画的顾客都说,他的画像神态捕捉得好,而且很有立体感。老梁的画有艺术功底,这是在今天,他仍受到顾客喜爱的一个原因。
  
  平常没有接到画的时候,梁德明就拿出速写本,对着街景、行人画速写。收摊回到家,他有时拉拉二胡,有时对着石膏像练素描。他告诉记者,要想把炭精画这个传统艺术传下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绘画基本功不能丢。
  
  为了提高画像的质量,梁德明还购买了相机、相片冲洗装备,以及相片放大装置。力求在画像时,精确画出人物五官比例。
  
  梁德明拜专业老师学过素描,他觉得画炭精像挺适合自己,他要把炭精画艺术一直做下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南国炭精画 中国炭精画艺术 民间炭像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