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炭精画新闻
04月05日

合肥在线:画师孙斌坚守画棚30年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合肥在线(记者 鲁橹):

在省城寿春路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个简陋的画像室毫不起眼地隐身其中。画像室主人孙斌是一名殡葬画师,他和这个特殊的行业一道踏踏实实地度过了近三十个春秋。在如今这个数码产品大行其道的时代,殡葬画师这个行业正在慢慢地退出市场。但孙斌却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虽然生意已不像以前那么好,但他仍一心想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
  委身棚子一画30年
  见到孙斌时他正在门口的桌子边坐着画像,表情肃穆而专注。与其他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室不同,他的画室还摆满了许多殡葬用品。同样与其他画者不同,他描摹的对象不是石膏而是一张小小的照片。“这个叫做炭精画。”他说,他的画面是黑白的,以人物的肖像为主,逼真而富有层次感。
  “我做这一行快有三十年了。”孙斌今年48岁,老家在巢湖。不善言谈的他,说话时透着憨厚与朴实。“画像是一个传统行业,在没有照片的时候,画像是很风靡的。”
  十六七岁的时候,孙斌一次外出办事,恰巧路过一家画像店,当时就觉得这个生意他也能做。于是他就进到店里想向老板买些画画的工具。
  “你也会画画?”老板问,并且还当场就让孙斌画一幅出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凭着以前画画的功底,老板当场就要收他为徒,而且让他就在自己的店里工作。当然老板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为了防止他学会了之后会撒手单干,要求必须干满三年并先交三百块钱押金。
  “那个时候三百可不是个小数目,城里人的平均工资也就四五十块,但为了手艺,家里人硬是卖了粮食让我学习。”孙斌说。
  孙斌学徒没到半个月,师傅就敢撒手让他单独干活了。那时一幅画像通常卖8块钱,而他能分到2块。因为家里缺钱,3年中他也一直想着能够出来单干。“后来才知道,单干也不容易。”
  孙斌把挣的钱全部都给了家里,等他学满出来,手上是一穷二白。于是出来后他开始给别人写广告字赚钱,“后来一个修鞋店的老板同意把一间棚子租给我做画室,从此我吃住都在这个棚子里。”由于开始时手上分文没有,他只有依靠朋友出钱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就四个大字“孙斌画像”。
  曾是家里的摇钱树
  “所幸的是牌子一挂就有生意了,由于没有桌子,我开始在椅子上画像。”孙斌说。直到大约半年后,他才凭着手艺渐渐稳住了生意,并辞去了写广告字的工作,专门从事画像。
  后来适逢道路改造,他不得不搬离赖以栖身的棚子。这时附近一个专做殡仪服务的美术工艺厂看他手艺不错,于是便请他加入,在那里他依然专职画像,如此又呆了四五年,直到后来工艺厂拆迁,他便搬到了如今寿春路边的巷子里。
  虽然经常倒腾地方,孙斌的画像生意却也还算顺畅。在他看来自己的路子算是没有选错,凭着画像的本事,他的收入一直不错。
  “我的画终于也可以卖到8块钱一张了。”孙斌回想起20多年前的情景,脸上仍闪耀出自豪。“一天平均能画2幅,收入还是很不错的。”他说,“而那时一般人的收入在40-60元之间。”虽然收入可观,但他始终牵挂着家里的父母,更忘不了家里人卖粮助他学画的一幕,每月都要把挣的钱寄回家。在农村,孙斌有哥哥妹妹,后来他们陆续成家时,孙斌的钱帮了不少的忙。因此,孙斌的母亲戏称他为“家里的摇钱树”。
  北京客人慕名求画
  “画像通常都是对着照片临摹,它使用自己的工具,比如放大镜和九宫格,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将照片上的图像按照要求的尺寸放大。”他说。
  凭着近三十年的从业经历,“孙斌画像”在合肥的画像界里也是一个老字号了,他的画像通常都令客人十分满意,更有人从北京专程慕名而来请其画像。
  “画像并不仅仅只是对着照片画,还有一种叫做诉说画像。”孙斌说。“比如要画一个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的人,他的亲属就可以通过诉说讲出这个人的样子,一边讲一边画,只要讲得细致画得就好,最终画出来的往往跟客人描述的相符。”
  “还有一种画像叫做修谱画像,就是人们修家谱时用的画像。虽然也是要用嘴告诉说怎么画,但是却还有其他的要求。修谱画像一般都是大半身或者全身,还分文像和武像。文像就是表现得文质彬彬像个官员或者读书人,武像一般都是骑大马挎大刀。”孙斌笑着说。
  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的诉说画像和修谱脸谱,这可是他的绝活。“曾经有一个北京客人专门找到我,让我给他画一份修谱画像,那就是一幅武像,样子先按照他说的画了出来,然后还配了一匹大马和一把大刀,客人看了非常高兴,说不愧是名不虚传,不枉我从北京专门赶来。”
  继续坚持画像之路
  数码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画像生意带来巨大的冲击。虽然现在已经被逼委身狭窄的巷子里,孙斌觉得自己的这条路还是要一直走下去。
  “现在人们要画像直接就到冲印店,很少送到这里来了。”孙斌的妻子说。她告诉记者,摄影技术冲击了手工画像,很多人拿着照片想要画像,往往也会首先询问冲印店,冲印店这时就把单子接下来,然后再交给孙斌这样的画像师来做。
  经冲印店转接过来的定单,显然要比自己直接接单挣得少些。
  现在孙斌画一幅像大约200来块钱,“明显没有以前好了。”孙斌说。
  城市经济的发展早已让这份依靠手工技艺的传统行业显露疲惫。但是孙斌依然相信他的手艺不能被完全取代。
  “画像永不褪色能够永久保存,还有一些不能修复的照片也要靠画像来实现。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他说,“这个干了几十年的手艺也总不能说丢就丢了。”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画师孙斌 炭精画 炭像 炭精画新闻 炭精画官网 
07月29日

黄河新闻网:农民杨创业手绘名人炭精像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史云平)日前,记者来到稷山县稷峰镇阳史村,在农民杨创业的家中,挂着手绘的历代国家领袖、十大元帅等名人炭精画品。
  
  今年62岁的杨创业,20岁自学炭精画艺术,后多次在运城、河津、新绛等地拜求名师学习绘画,多年来在本县、乡宁县、吉县、河津等地为老人画遗像五千余幅。自学成才后,他吃米不忘种谷人,对历代的国家领袖人物倍爱有加,绘制这些名人画像是他的拿手好戏。他赠送给亲朋好友的作品都说有收藏价值,听到这些话更激励他将这一爱好坚持到底。
  
  从学画至今,四十多年的绘画之路,虽然道路艰难,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但是作为一名农民绘画爱好者,杨创业深知学海无涯,在绘画道路上,继续一往无前,勇攀高峰,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炭精画像 炭精画新闻 
07月26日

《长沙晚报》:比照片还传神的炭精画,未被更多人知晓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长沙晚报讯(记者 冯欣)宽阔的额头、深邃的眼神、刀凿斧刻般的皱纹、毛衣上的纹理似可触可抚……走进开福区望麓园街道水风井社区居民凌受祥的家,墙上挂着的爱因斯坦“照片”十分抢眼,让人几欲与之对话。如果不是主人指点,几乎不会有人看出这幅“照片”竟是画作!这就是93岁的凌受祥老人毕生引以为傲的炭精画。
  
  日前,从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来消息,由开福区文化馆申报的炭精画,被列入长沙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凌受祥老人就是长沙市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炭精画艺人之一。
  
  炭精画曾遍布城市乡村
  
  在上个世纪早、中期,炭精画曾经遍布城市和乡村。
  
  “在照相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炭精画就像年画一样,家家都有。”说着,凌受祥向记者展示了炭精画的流程: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任务的轮廓,再用自制的毛笔蘸取各色炭精粉来描绘明暗层次、精神面貌、质感……一幅层次丰富、质感强烈的“照片”渐渐显现。
  
  上世纪初,安徽人郑曼陀采用炭精画方法,绘制的时装美女风俗人物极为生动传神,成为月份牌画(即现在的挂历)的创始人。由于颜料中的碳元素稳定性极强,炭精画可以保存几百年不褪色。
  
  抗日战争中,凌受祥四处漂泊,开始自学炭精画。廉价而又能长久保存的先人炭精画,安慰了无数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伤痛的心。
  
  画作被国外大学收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凌受祥开办的华光画像馆是长沙最具规模的炭精画画像馆。不少老长沙都知道蔡锷路的这家画像馆,外地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求画。当时长沙城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的领袖画像也大半出自凌受祥之手。
  
  上世纪70年代末,凌受祥不再接业务,而是潜心在家研究炭精画的技法。他用近10年的时间,绘有世界名人像80多幅,特别是彩色炭精画,不仅堪比照片,还能画出油画、水彩画的艺术效果。他画的爱因斯坦肖像,被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迈阿密大学、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购买收藏。
  
  炭精画传承面临考验
  
  然而,有些残酷的现实是:由于数码相机及电脑打印的普及,炭精画似乎成为多余的“奢侈品”,无人传承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炭精画这门技术只在民间流行,历来以师徒相传的方式传承,所以只被少数人所掌握。
  
  凌受祥的儿子凌生智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慕名前来向父亲求学的很多,而现在,不是年轻人愿不愿意学的问题,而是几乎没有人知晓炭精画这门传统美术了。现在,凌受祥老人一身的炭精画技艺,代表性的传承人仅有身为退休教师的大女儿——凌伟异。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炭精画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长沙市炭精画 
07月25日

《三峡晚报》:中国炭精画惊现长阳东风岭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三峡晚报讯(记者 深蓝)土家长阳,疯长着神奇。漫步于狭长的四冲街道,往东风岭半坡看去,标宋体“炭精画”大字镶嵌在绿树丛中的一幢大楼的墙面之上,给整个半坡增加了一道夺目的风景。
  
  拾步而上,从大楼东墙进门,正是“炭精画”的世界,令上下石阶的人们不尽驻足欣赏,特别是长阳实验小学的师生每每上学或放学总被深深吸引。
  
  记者发现,一个木质画架,一盒炭精粉,一个放大镜,一堆画笔,再加上一张157克素描纸,这就是炭精画师作画用到的全部工具。主笔画师艺名大张,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酷爱画画,是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从事中国炭精画制作及教学,是从1996年初夏开始的。
  
  墙面,一幅幅炭精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彩色炭精画,更多的是黑白的,有人物、花鸟、山水……视觉上给人细腻、柔和。主笔大张告诉记者,炭精画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永不褪色。
  
  据主笔画师大张介绍,“炭精画,也叫‘中国炭精画’,是中国民间艺术,早年流行于上海。炭精画主要用于还原、放大旧照片和人物画像,也适合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每天来订画的人络绎不绝,一般普通画像收费99元,巨幅炭精画都在千元以上。我们不仅对外画画,还办有炭精画培训班、小画家训练营等课程。”
  
  走出炭精画世界,走出绿树丛中,记者仍然沉浸在奇妙的炭精画世界里……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炭精画新闻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