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资讯台
07月13日

近代美术史上的月份牌记忆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经济参考报(记者 潘毅
  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人们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这样一些图像:十里洋场、百乐门舞厅、有轨电车、留声机、月份牌画……在当下的一些影视剧中,月份牌作为那个时代的图像符号,频频出现在观众们的视野中。其在当时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可见一斑。如今,月份牌既是收藏者眼中的宝贝,也是某些商品广告设计的宠儿,而那些创作月份牌的画家们,更是在近代美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已有 1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近代美术史上的月份牌记忆 
07月13日

《东方今报》:怀念“平乐牡丹画第一人”郭泰安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东方今报(记者 张姗姗
  
  【人物介绍】
  
  郭泰安,1937年出生于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生前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汉园书画院院长、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终身荣誉院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理事。毕业于洛阳师范学校(今洛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在孟津县平乐镇中心小学从事美术教育三十余年。其画独具风格,山水、人物、花鸟俱佳,尤擅画牡丹,被称作“牡丹王”、“平乐牡丹画第一人”,是平乐牡丹画产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2014年5月15日20时因病去世,享年77岁。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5月15日,被誉为“平乐牡丹画第一人”的画家郭泰安去世。前来追悼他的人,一度堵塞了当地交通。
  
  郭泰安自幼学画,酷爱丹青,20世纪80年代开创平乐牡丹画,最终造就“中国牡丹画第一村”。他一生教授众多弟子,带领着一群农民画家笔下淘金、脱贫致富,用底层艺术者的方式表述着自己的生活。
  
  郭泰安曾说:“我不聪明,也不伶俐,但我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对翰墨的执着求索,愿富贵的种子撒遍千家万户,愿洛阳牡丹的芳香飘向四面八方……”
  
  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正因如此,他走了,多数人也愿把他装在心中。
  
  今日,我们不受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的委托,以此特刊的方式,追思郭泰安先生生平,致以我们对生活在基层的文化艺术家们,最淳朴的尊重和敬意。
  
  然而斯人已逝,郭泰安先生的生平经历仅能从他人的讲述中窥见点滴,我们多方求证,力求接近最真实的过去。如有细节、细微时间差异,还望读者海涵。
  
  为生活奔波他是陇海线上的画像人
  
  2014年5月末,夏至虽未至,明晃晃的太阳已经高悬在头顶,35℃+的温度,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在横贯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东西大街上,行人个个都有些急色匆匆,恨不能把高温甩在身后。道路两侧密集的牡丹画室,大多也门可罗雀,早早地闭了门,旁边的树也热得耷拉下脑袋。
  
  只有64路公交车还照常在马路上“突突”地奔走。这情景,似乎与以往的每一个初夏都一样,人们已经不再谈论数日前发生在64路公交车“平乐西”站台处的那场大堵塞。堵塞的原因是当地一位老人的追悼会,他叫郭泰安,被称作“平乐牡丹画第一人”、牡丹画奠基者。他的家门口,就是64路公交车“平乐西”站。5月15日,郭泰安因病逝世,第三天的追悼会上,闻讯前来吊唁、怀念的人近千,一度让交通几近瘫痪。
  
  郭泰安是土生土长的平乐人,村里老一辈的人喜欢叫他“黑秀才”,或者“鸠山”。
  
  “鸠山”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的头号反面人物,一名侵华日本军官的姓氏。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排戏,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黑秀才”郭泰安就被推选出饰演鸠山这个角色,因为演得好、深入人心,也便得了这个外号。当然,推选他来扮演这样一个在当时被人人唾弃的角色,还有个原因是他是名“右派分子”。
  
  郭泰安出生在普通而又贫穷的农耕家庭,老宅子里除了他们家,还住着其他几位堂叔伯。在长辈和同辈兄弟的眼中,郭泰安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尤其喜欢画画。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考进当时的洛阳师范学校(即洛阳师范学院前身)艺术系学习美术,主攻方向是人物画。
  
  平乐村历史悠久,据考证,因东汉明帝迎接西域入贡“马踏飞燕”筑“平乐观”而得名,是汉魏洛阳城外的一座皇家后花园。西汉第一个皇帝刘邦以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的众多皇帝,都经常光顾这里。这里也是文人骚客流连的地方,曹植就曾留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诗千”的诗作,也有说法李白诗《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的平乐也指此处。
  
  平乐的文化氛围自古就有,书画之风也源远流长,近现代画坛中颇具名气的郭漪山、郭祝山便出自平乐。生在这里的孩子,自小都爱涂鸦几笔。郭泰安当时也是村里凤毛麟角的几名高才生之一,成为村里的骄傲。
  
  然而1958年,出身农家的他被划为“右派”,遣送回家。
  
  回到村子里的郭泰安依旧受人欢迎。村里要搞一个反映“解放前十年、解放后十年和展望未来十年”的书画展,艺术科班出身的郭泰安自然被推举为组织者。凭着自己的绘画功底和艺术天分,这次书画展办得异常成功,吸引了河南省内外的很多地区跑来学习办展经验。
  
  除了画画这个专业,郭泰安还会拉二胡、板胡,能吹小号,懂雕刻,会演戏,还写得一手好字。斗争年代里,农村的板报、壁画、展览等基本上被他一手包办了。因为皮肤黑,村里人还送他一个称号——黑秀才。
  
  但是在最艰苦的年代,郭泰安也没忘了自己的主业,画画。每天去农田里劳动挣工分,郭泰安也不忘在裤腰带上别一卷速写纸,忙里偷闲时就比着正在劳作的乡亲们画上几笔速写。
  
  学校开始停课,村里不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郭泰安就更加受欢迎,他又多了个“工作”,就是手把手教这些小伙伴画画,还由此产生了平乐村第一个绘画7人小组。平乐村第一批画牡丹的人也就从此产生,当然,这是后话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郭泰安还和一起画画的几个伙伴参加了在洛阳的一个国画培训班,师从知名画家冯霞笙。在几个小伙伴中,就属他还有同村另一名画家郭丙均(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退休教授)成绩最好,也是其他人公认的老师。
  
  困难时期,郭泰安家吃不上饭,他开始背着纸和笔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走。那时候还不流行照相,尤其在农村,很多人一生也留不下一张影像。郭泰安为有需求的人画像,每画一张能挣五毛钱。五毛钱,在当时算得上一笔巨款,相当于一个壮劳力6个劳动日所得。自己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贴补给家里。一同画画的几个人大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从东到西,从西到东,为了生存奔波在路上。
  
  若有人问平乐村第一批牡丹画家最初是如何提高画技的,他们大约都会回答:画领袖像。郭泰安有美术功底,又在村里办了多次革命艺术展览,也算是小有名气,经常会有村镇单位来请他去画壁画。郭泰安就带着其他人,俩俩做伴,四处为人画领袖像。
  
  郭泰安还懂得“好评”的力量,走到哪都带着一个本子,每次画完都会让负责单位帮他写几句好的评语,这样再有人请他画像时,就相当于有了推荐信,更容易被对方接受。这个招数屡试不爽,为他们招揽了不少“生意”。
  
  能画画、能靠画画挣钱,按说郭泰安的日子应该过得比很多人都便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郭泰安的妻子有心脏病,每每积攒些家底,总是要投到医药上去,依旧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经常靠别人接济。
  
  卖画中发现商机他带牡丹画走出洛阳
  
  外界评价平乐的牡丹画“花多、色艳、喜庆”,画风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花朵雍容艳丽,枝叶生动洒脱。这多多少少也都带了郭泰安的风格。郭泰安被称作“平乐牡丹画第一人”,在平乐,画牡丹的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他的影响。
  
  郭泰安摘掉“右派”帽子的时候是1979年,这时候洛阳的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末,白马寺经历了一次重修,负责雕塑、绘画的工匠,有多位出自平乐村,其中自然也包括郭泰安。重修后的白马寺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其中包含很多外宾。
  
  从此,郭泰安看到了卖画的商机。
  
  这时候他已经平了反,被安排到孟津县的学校当老师。趁着闲暇工夫,他画了许多一尺见方的作品,有竹子、老虎、熊猫,还有白马寺的山门、齐云塔等,每周末都有一天半的假期,他就带着画摆在白马寺门口卖给外宾,当然,和他一起卖画的,还有他的学生们,那时候一幅画一般可以卖两三块钱,已经很客观。
  
  1983年,洛阳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百万游人接踵而来,雍容华贵的牡丹应和着时代变革的节奏开得异常热闹,深得人们喜爱。郭泰安此时经常到龙门石窟、洛阳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等景点门口卖画。天天面对着美丽的牡丹,偶尔也会画一些牡丹写生练练手。一次,郭泰安随手画了一幅牡丹画,没想到很快就引来几个游人询问价格,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郭泰安又发现了商机,一幅牡丹画可以卖5块钱左右,比其他画价钱高,而且卖得也快。郭泰安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所有画画的朋友和学生,让大家都学着画牡丹。他自己也从此开始专攻牡丹画,后来索性在王城公园门口摆起画摊,专卖牡丹画。
  
  曾经有很多年,在西安的许多画廊都可以看到郭泰安的牡丹画作品,甚至在陕西机场大厅里,也悬挂了一幅郭泰安创作的巨幅牡丹画。据说,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就因在机场看到这幅作品,后来专门托人向郭泰安求了两幅牡丹画。
  
  当然,这也是后话,郭泰安最初把牡丹画打向西安市场的过程并不轻松。
  
  他的一名女弟子孙红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上世纪80年代,名不见经传的郭泰安背着牡丹画去敲西安一家画廊的门。主人开了门上下打量他一眼,赶紧把他堵在门外,并有些不屑地问道:“一个农民能画个什么画?”哄他离开。郭泰安就站在门口,操着浓重的河南方言,苦苦请对方看一眼他的画。最后,画一打开,对方就挪不开眼,赶紧把他请进了门。自此,郭泰安的牡丹画才渐渐地在西安各家画廊中站稳脚跟。
  
  随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访问日本时,曾将郭泰安的一幅牡丹画作品《中国牡丹》作为礼品赠送给了日本佛教界名人古室进荣。这幅画深受对方喜爱,并在之后三次邀请郭泰安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而他的作品也开始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并获奖,被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名流及书画爱好者收藏。郭泰安在画坛的地位也已今非昔比,人们提及牡丹画,必提郭泰安,更有人给他封了个“牡丹王”的称号。
  
  为了方便平乐画师互相切磋,也为了让大家出门交流时能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郭泰安牵头,由多位平乐画家组成了“平乐汉园书画院”,取平乐的由来“汉室皇家后花园”之意。书画院将画家们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大家定期碰头,互相切磋技艺、相互提高。
  
  看着每年牡丹花会郭泰安都带着画师们去洛阳卖牡丹画,而且收益不错,一些村民开始向他求教。有一次,一位同村人在西安一家画廊看到一幅署名为郭泰安、标价为4000多元的“天价”牡丹画,更是惊呆了,回到家便奔走相告。众人不禁惊叹,原来画笔下也可以蕴藏如此大的经济效益。许多有绘画基础的村民开始学习牡丹画,纷纷向郭泰安等人拜师学艺。
  
  1997年,郭泰安年满六十,正式从教师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平乐画家们办了一次书画展。第一次展览的地点在平乐镇政府,由于平乐牡丹画已经在外销售多年,小有名气,很多爱画者慕名前来参观,随后郭泰安又在村支部展出了一次。
  
  展览结束后,郭泰安倡议汉园书画院在当地开办一个学习班。所有愿意学习牡丹画的人,只用出100元购置基本的画具,就可以免费进班学习。由郭泰安、郭肖伟、郭聚良等老一辈画家轮流执教。
  
  郭泰安画了一辈子画,也当了一辈子美术老师,对于学习班中年龄参差不齐、男女老幼更是拿出了当年教学生的要求。所有的学员都是从头教起,从画素描、打底稿开始,按照自己当年在学校的科班教学模式,一点点传授画技。第一期学习班,“毕业”了近60位画家,而他们,也成为后来平乐牡丹画产业中的中坚力量。
  
  到后来,外界评价平乐的牡丹画“花多、色艳、喜庆”,画风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花朵雍容艳丽,枝叶生动洒脱。这多多少少也都带了郭泰安的风格。师从郭泰安,如今已经是知名牡丹画家的郭肖伟说,郭泰安教人画画,从不要求大家死板临摹,更多是强调让每一个人都创造自己的画风,而且要求极为严格,往往一笔画错,便要撕掉重来,这正因此,他和其他牡丹画家,才能在牡丹画的道路上各自走到今天。
  
  放弃城里生活他创办平乐牡丹画院
  
  “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这句话在平乐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很多人因为学牡丹画真的奔向了小康,因为卖画,年收入从二三万甚至到二三十万不等,让很多农民彻底甩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走进画室,拿起画笔。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郭泰安。
  
  平乐村的牡丹画家郭聚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借由郭泰安走进了绘画的世界,跟着他学画,从此和郭泰安做了一辈子“伙计”。用他的话形容,郭泰安是“受了大半生的症”,这是句当地话,大意是命途坎坷、受苦较多。
  
  郭泰安前半生一直在努力挣钱,却一直没翻了经济的身,然而就在他最穷的时候,看到郭聚良家没钱买油盐,还是立马从家里拿了一块钱给他。郭聚良说,就为这一块钱,他感激郭泰安一辈子,也把他当成值得尊敬的老师、兄长。
  
  郭泰安不仅是郭聚良的老师,也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平乐村所有画牡丹画人的老师。在生前,他的唯一一份工作也是老师——在平乐镇中心小学教美术。1979年,郭泰安得以“摘帽”,并被安排到孟津县一所实验小学教书。然而在这里教了五六年书后,郭泰安就要求调回平乐镇中心小学任教。
  
  这个时候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学校根本从未有过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也是名不副实的摆设。但郭泰安还是坚持回来了,成为平乐镇第一个美术老师。
  
  很多人都说,郭泰安从城里回来是因为他恋家情结比较重,不放心老婆孩子留在农村,希望能就近照顾。也有人说,郭泰安曾经提过,他想回到家乡,帮家乡的孩子提高艺术文化水平。这两个理由似乎都有可能,但单独来看,似乎又不能成立。如今当事人已经不在,这个原因也许永远都没人能说得清了。
  
  似乎是为了验证,如今在洛阳工作的平乐人郑乾栋就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就是师从郭泰安。那是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学习文化课以外的东西。然而在学校里,所有美术课需要用的纸笔,都是郭泰安自掏腰包给学生买。
  
  虽然此时郭泰安的画已经销路很好,经济上超出了同村人很多,而且一个孩子一年用的纸笔也花不了几毛钱,但对于整个学校的上千名学生来说,这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然而郭泰安的儿子听到这事后,却感到茫然,他竟从未听说过!但是仔细一回想,他又觉得这事很正常。
  
  村里有一户与郭泰安并不熟悉的人家,有一年农田里收成不好,家里揭不开锅。郭泰安跟别人聊闲话时无意间得知,就趁人不注意扛了50斤小麦送过去;村里有个退休工人需要去北京办手续,却捉襟见肘掏不出路费,郭泰安知道也是二话不说就帮对方垫上。这样的事例,有后来被大家彼此知晓的、也有仅当事人或少数人才知道的,数不胜数。
  
  村里、镇里很多人都知道,郭泰安组织了一个唢呐军乐队,趁着自己去洛阳卖画的机会,就给乐队招揽一些婚丧嫁娶的生意,每演完一场,乐队的成员可以得到一些辛苦费。然而只有郭泰安的家人知道,他自己从来没从中分一毛钱。
  
  所以在平乐街头提到郭泰安,几乎所有人都认得他。却并非因为他的画技,说的更多的是他人缘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64路公交车从洛阳通到了平乐村里,终点站就在郭泰安家门口。村里人有事去洛阳或去孟津县城,都是骑自行车到郭泰安家门口坐公交。郭泰安的儿子记得,那个时候,他们家就是个自行车停车场。每天都有很多自称认得郭泰安的人,把车子寄存在他们家的院子里。
  
  在郭泰安的学生郭肖伟心目中,郭泰安就是个不计较、不保守、不藏私的人。特殊年代里的两个外号“鸠山”、“黑秀才”,其实听来都让人不那么舒服。但郭泰安自己却不在意,无论什么时候有人这么叫他,他都乐呵呵地接受了,就跟听到自己真正的名字一样。
  
  郭泰安这种不计较的脾气,外界喜欢称郭泰安为“农民牡丹画家”,他的学生和子女都觉得有“偏颇”——郭泰安出身艺术专业,属于科班,且他山水、花鸟、人物画皆通,并非专一只画牡丹。而且,郭泰安一生都在三尺讲堂上执教,实在不能被归到“农民画家”行列。郭肖伟觉得,自己和其他跟随郭泰安学画的人被称作农民无可厚非,但郭泰安并不应该有这个称号。可无论身边人说什么,郭泰安自己从没提过这事,就当个外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郭泰安在画坛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然而在亲友的印象中,多年来,无论是谁上门求技,他都是倾囊相授。曾经有一位来自渑池的美术爱好者,每次找上门来都要停留两三个月,吃住都在郭泰安家里,郭泰安义务传技,却分文不取,很多人管这叫“白吃白住白学”。
  
  2007年,平乐在原来的汉园书画院基础上正式注册成立了洛阳第一个农民画院——平乐牡丹画院。所有人都请郭泰安出面继续担任院长,然而已经70岁的郭泰安推辞了,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有些工作应该交给年轻人去操心,而他,就想清清静静画几年画。
  
  他成就了一个产业
  
  2008年,平乐镇曾做过一次统计,当年,该村可以销售牡丹画超80000幅,为画师们带来直接经济收益500万元以上。数年间,平乐牡丹画迅速崛起,并且在画坛大放异彩,形成了书画、装裱一条龙的产业链服务体系。“平乐牡丹画”也已经成为平乐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
  
  这一切,可以说实现了郭泰安“愿富贵的种子撒遍千家万户,愿洛阳牡丹的芳香飘向四面八方”的心愿,然而他自己却未能亲自见证。
  
  如今的平乐街头,林林立立的画室有数十家,从事牡丹画创作的有800余人,其中称得上专业级的就有150人左右。当地政府部门曾做过粗略统计,一个家庭每年可以靠画画收入2到3万元,画技较高的画师则可能突破20万元!当地百姓从七八岁的少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大都能画上几笔。除了作画,装裱、销售等一条龙的书画服务体系也早已形成。牡丹画在平乐,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其实,牡丹画产业的兴起,应该从2007年算起。
  
  2007年,郭泰安在原来的汉园书画院基础上正式注册成立了洛阳第一个农民画院——平乐牡丹画院。在他的悉心传授和村民的相互传、帮、带下,当地绘画队伍不断扩大,平乐村渐渐发展300多名村民具备了独自作画的能力。这一年,平乐村先后被文化部、民政部、省文化厅授予“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等荣誉称号,有了“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的称号。
  
  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和三农经济的重视,2008年,河南省、洛阳市前后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而平乐这里农民画牡丹致富的现象也得到政府的关注。
  
  尤其在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洛阳举行了一次“千人画牡丹”申报吉尼斯纪录活动,仅平乐村就出动了一百多位画家参与,并且表现优异。
  
  平乐牡丹画一炮而红。
  
  2008年起,政府开始介入平乐牡丹画的推介与培养发展,由平乐镇政府出面,为画师们寻找提供培训、创作的空间,并开始在各级主流媒体上大力推介平乐牡丹画。洛阳市政府也组织了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的画家们来给村民培训。每年的七至九月,王绣、文柳川等著名画家会专门集中地为村民上课,使得平乐牡丹画更具备专业水准。
  
  郭泰安一生爱画,却很少留下文字性的表述。在他的一本牡丹画册中,有这样寥寥数语:我不聪明,也不伶俐,但我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对翰墨的执着求索,愿富贵的种子撒遍千家万户,愿洛阳牡丹的芳香飘向四面八方……
  
  平乐村村委会主任郭玉灿本身也是一名师从郭泰安的牡丹画师,2008年,他回村竞选了村委会主任。此时,平乐牡丹画已经发展得生机勃勃,从事牡丹画创作的人也已有数百人。然而平乐村却缺乏一个场地,可以集中展示、销售画师们的作品。郭玉灿萌生了建立牡丹画产业园区的想法,也是跟随老师郭泰安的脚步,带着平乐牡丹画产业越走越远。
  
  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的进行很顺利,从国家到省、市主管部门,都给予了园区极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010年动工,次年4月,一期占地一百亩、投资3848万元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建成投用,并举办了首届全国农民画展。
  
  2010年两会期间,30名平乐村的牡丹画师受邀到北京798艺术区做画展,出自基层农民手中的牡丹画作,也登上了首都的大雅之堂。“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这句话已然成为现实。
  
  郭玉灿说,画画对平乐村的改变,不仅仅是农民经济收益的增加,更多是村民精神面貌的变化。现在的平乐街头,几乎看不到打牌赌博、滋事闹事的现象。平乐村的街道变宽了,楼房也高了,很多村民都有了私家车,而这些都是平乐10年前看不到的景象。而平乐的牡丹画,也是对这一现状的写照,就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对平乐牡丹画的评价:“给人向上的、美好的、希望的力量。”
  
  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建成后,以此为平台开始将牡丹画产业市场化运行,使得当地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画家们的收入也随之提高。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的牡丹画产业更多是为画师个人带来经济收益,属于“富民阶段”。
  
  去年起,平乐镇提出“文化旅游创品牌”的目标,透露出将单一文化产业转向旅游业发展的信号。
  
  在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的背后,已经流转出了近万亩土地。眼下,在一区间内的花卉苗木已经栽植,水电网路也通了进去。这里一面毗邻佛教圣地白马寺,一面背靠着汉魏故城平乐镇,未来的方向是要打造一座“汉魏风情园”,将作为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
  
  这一规划的目的,是要借助平乐牡丹画这块金字招牌,让单一的文化产业带动整个平乐镇旅游业的发展,将“富民”最终变成“强镇”。
  
  平乐镇距离洛阳城区仅15公里,自身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兼具文物、遗址、宗教、绘画等多种文化元素,可以说是洛阳近郊游的一块理想地。
  
  按照平乐镇政府部门规划,在3至5年内,将可以看到平乐镇转型后的样子。由郭泰安开始,积淀了近三十的牡丹画产业,终将喷薄爆发。
  
  然而,这一切郭泰安本人已经无法见证。2009年元旦前后,郭泰安患上脑梗死,随后逐渐失去记忆、意识。在平乐牡丹画产业快速发展的这几年里,郭泰安大部分时间已经忘记自己是一名画家,也忘记了平乐牡丹画和自己的关系。而当年他请辞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时那“清清静静画几年画”的心愿也未曾实现。
  
  他是永远的良师益友
  
  郭泰安的儿子郭运周说,父亲在作品上的落款时间,永远定格在了2008年。因2009年元旦发病后郭泰安就再也不能握笔。
  
  而郭泰安的老朋友寇永建也在回忆录中写道:“(郭泰安)2014年5月15日20时,安然逝世。”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怀念着郭泰安。
  
  一生简朴的郭泰安,除了散落四海的画作,几乎没留下什么可供人怀念的物件,唯有那一句话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我不聪明,也不伶俐,但我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对翰墨的执著求索,愿富贵的种子撒遍千家万户,愿洛阳牡丹的芳香飘向四面八方……
  
  郭泰安的家中有两块烫金字的横匾,一块悬在他的长子郭运才家中,写着“艺德可风”,一块悬挂在他生病前居住的家里,写的是“德艺双馨”。
  
  郭运才说,第一块匾是父亲过花甲大寿时,村里的画师们自己对钱挂的,“艺德可风”旁边,还有几行小字:“德馨艺粹、益友良师、翰墨情缘、悬匾誌贺。”第二块也是大家自发为郭泰安悬挂的,在他70岁生日那天。
  
  很多郭泰安的学生还想着,等到郭泰安八十大寿的时候,一定要帮老师好好地操办操办,再给他悬一块匾在堂前,然而那一天却再也不会来了。
  
  到今天,还有很多郭泰安的老朋友并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
  
  郭家老二郭运周说,父亲一生为人低调,不喜欢张扬,因此父亲去世后,他们延续了父亲的风格,只告知了平乐镇上的一些亲友。
  
  “画为次,先做人”这是郭运周从父亲这里受到的最大影响。郭运周小时候也爱画画,但身为画师的父亲郭泰安却并不赞同他小小年纪将心思全然放在绘画上。为了画画,郭运周还和父亲打过“游击”,每晚等父亲睡着后,偷偷点着煤油灯练画,到第二天照镜子一看,往往两个鼻孔都熏成了黑色。
  
  郭运周知道,父亲对自己偷偷练画是知情的,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不强迫、民主。郭泰安的子孙中,只有郭运周一直坚持着画画,但他从未要求过子孙沿袭他的道路。
  
  5月15日晚,郭平安第一时间接到了郭泰安去世的消息,电话未挂,郭平安就已哭了出来。在很多郭泰安的学生心中,他们失去的,是一位终生的良师益友。
  
  郭泰安生病之前,家中除了画和画画的工具,最多的就是美术专业报刊。郭泰安订了很多报刊,家里摆的到处都是,这些都是郭泰安的学习对象。郭泰安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传统的家长,但是在画画的技法上,却讲求“师古人师今人更师造化”。他学画,不拘泥派别、风格,提倡博采众长。很多时候和其他画师们一起观摩画作时,大伙都觉得这幅画很一般,无甚可取之处,郭泰安却总会说“你看人家的麻雀画得多好”、“这一处色彩运用得很不错”……他总能找到可学之处。
  
  就为此,郭肖伟、郭平安等人都特别佩服他,觉得他无法超越,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点点滴滴地学习着。
  
  平乐村村委主任郭玉灿也是师从郭泰安,学过几年的炭精画。他记得小的时候,郭泰安在那里画,他在旁边看,回家以后再揣摩学习。郭泰安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一笔拿捏不到位,宁可撕掉重新画。
  
  在郭泰安的追悼会上,郭玉灿念诵了自己写的悼词:泰安先生是位好画家、好教师,是平乐的杰出村民,是郭氏家族争气争光的儿孙……
  
  5月17日,郭家依照农村的俗礼,在家门口为郭泰安举办了低调的追悼会。虽然告知的人不多,但是陆陆续续,还是有很多人闻讯赶来,上千人聚集在郭泰安的灵堂前,为他送行。
  
  平乐镇的一位干部说,郭泰安作为平乐牡丹画的创始人和领头人,在平乐绘画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开创了牡丹画,并且将这一技艺教给了众多人,还把平乐牡丹画带出了洛阳、带出了国门,甚至可以说平乐牡丹画产业也是在郭泰安的启发和带动下形成的。在平乐人心中,郭泰安就是平乐牡丹画的“地标”。而如今地标已经不在了,平乐镇正打算收集郭泰安生前的作品,希望能再为他办一次展览。也希望“郭泰安”能够成为平乐的一个符号,引领出更多的领军人物。
  
  然而事实上,郭泰安虽然画了一辈子画,自己却未留下多少作品。人们能见到的,不过是几幅挂在他家中厅堂中的几幅牡丹,还有一幅早期的钟馗画像。
  
  5月24日,郭泰安已经离世快十天,天气燥热,平乐街头的许多画室都闭了门。
  
  寇永建的门却半掩着,他正伏在案上勾勒一片艳丽的牡丹花瓣,表情却是凝重的。身边的案几上一摞书籍的最上层,放着他平时写东西的小册子。
  
  寇永建本就是平乐人,和郭泰安认识已经60年。寇永建的大半生都在外活动,几年前因年纪大了退休回到平乐,本想着回到老家能和老伙计常伴,没想到老友却病倒、离世。郭泰安去世后,寇永建难以释怀,连日的夜晚,他伴着灯光一字一句回忆着郭泰安的一生。某年某月某天,郭泰安……
  
  整整14页纸,写满了寇永建说不出口的怀念,也道尽了郭泰安的一生。“2014年5月15日20时,安然逝世”,这是这篇回忆录的最后一句话,也为这位“中国牡丹画第一人”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东方牡丹画 牡丹郭泰安 画像人 炭精画像 
07月13日

《西江日报》:那些肇庆街头的炭画老艺人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西江日报讯(记者 叶红)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炭精画在国内兴起,曾鼎盛一时。如今,在数码相机风靡的冲击下,从事炭画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炭画这门传统技艺正在式微。炭精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又名炭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小支流,来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作为绘画艺术,论其表现形式也属单色绘画范畴。论其独特的块面干粉揉色运笔方法又不完全类同于素描。炭精画是集艺术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独门画派。
  
  炭精画在画坛上被认为是民间艺术登不上大雅之堂,没有市场,既然炭精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和方向。在肇庆一些老城区的巷尾街头,依然有一部分以画炭画为生的民间艺人,近日,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炭画艺人的艺术之路。
  
  七旬老人曾免费画像两万多张
  
  在市人民政府对面的一个小巷子里,一栋简陋的房子墙壁上挂着许多炭画,与所画的真人相差无几。一位年过七旬,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自家大门外的桌子上专注着画着画像,据老人介绍,自己从十二岁便开始学习炭画,改革开放之前曾免费为市民画炭画像,赠出炭画两万多幅。
  
  老人名叫张永祥,生于1941年,郁南县罗旁镇人,读了三年小学并因家境贫寒放弃了学业,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的炭画像艺术,“我很小就开始学习炭画,那时候父亲很严厉,炭画是一门需要耐力,对画画的手艺要求精细的艺术,一副画完成下来最长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张永祥一边学习一边在街边免费给路人画画,赠予他人同时也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
  
  “那时候生活艰难,很少有人舍得掏钱去购买画像,因此我干脆免费给人画画,自己的生活也过得非常艰难。”老人告诉记者,1958年“大跃进”之后的大饥荒时期,张永祥身怀六甲的妻子被饿死了,在一次上山开荒途中,他也不幸被石头砸中了脚,心灰意冷的他开始消极面对生活,把自己画的画像,毛笔等工具全部都烧掉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村干部的邀请,生活极其艰难的张永祥重新拾起画笔,画一些领袖的画像,记者在老人家中见到还有许多老旧的炭画像,“这张周恩来的画像是我在1978年所画的,家中还存有许多过去画的作品。”张永祥拿起毛笔,一遍又一遍地沾上炭粉,对照人物的照片,细细地在画纸上人物的头像轮廓上进行描摹,年过七旬的老人手上功夫依然灵活敏捷。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因炭画的保存时间较长久,不少人开始找炭画艺人给家中老父母画炭画,张永祥在小镇里面开了一间店面给人画画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改革开放之前,我给人画画从来都没有钱,总共算下来,估计画了两万多张。”老人告诉笔者。
  
  1992年初冬,张永祥来到了肇庆,因炭画技艺高超,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好,将年代久远、褪色严重的照片人物画得栩栩如生,深受顾客的青睐,在肇庆一直呆到现在。但找他来学这门艺术的人却鲜有,十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人来找他学徒,“之前很少人学,现在就更少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缺乏耐性,这门手艺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学。”但在之前的三个月,老人终于收到了一个女徒弟,还是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我在尽力收学徒,想在有生之年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老人说。
  
  没有耐心是画不好的
  
  今年60岁的杜周也是肇庆为数不多的民间炭画艺人中的一位,他的摊位位于天宁南路后的一个巷子里的不起眼的角落。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副炭画牌匾,一个装炭画工具的小箱子,构成了其在街头谋生、创作的全部家当,桌子摆在其他商用店面的旁边,桌子后面的墙壁上张挂着几张周恩来、齐白石的炭画像,一到下雨天他就只能在家作画,因半露天的桌子会被雨水所浸湿。
  
  来自罗定市连州镇连东村的杜周从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炭画,一画就是半辈子,18年前带着家人来到肇庆,靠着街头作画卖钱供家人生活和孩子上学,现在两个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但他仍然坚持在外作画,“我不仅是为了赚钱,女儿们都能赚钱养我了,我主要是习惯了在外画画,一放下就感觉到不安。”杜周说。
  
  记者联系到老杜的当日正好下雨,他并没有出摊,后来他才从家中赶到摊位,为了让记者见识到自己的手艺,他将一个小木箱子摆到了桌子上面,打开箱子后是各种各样的毛笔,一盒炭精粉,还有几个刷子。他将一张人物的照片夹在箱子里,拿出已完成三分之二的画纸开始描摹,用毛笔反复地沾上炭精粉进行仔细的描摹,每次沾一下就画一下,然后用刷子将黑色不匀称的地方刷匀称,一步紧接着一步,手法非常娴熟。
  
  “画炭画讲究的是眼睛要明,手要精细,作画者心理必须要保持耐心细致,才能画好一幅画,我一张画一般都要画四五个小时,如果是精工画,要求特别高,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没有耐心的人肯定是画不好的。”老杜说,炭画的优势就在于留存时间长,一百多年都没什么问题。记者在老杜挂在墙上的画中见到了1998年画的周恩来画像以及一些年代更久远的画作,颜色都非常深厚,毫无掉色的痕迹。
  
  现在仍不时有人慕名来找杜周画画,一幅画300到800元不等,杜周现在的收入有3000元一个月左右,而在90年代末,一副画仅能卖到两块五毛钱,“现在肇庆这里画炭画的我所了解的大概有三十人左右,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了,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学,半个月不到,孩子就放弃了。”
  
  以前画炭画的收入很微薄,家人也曾经埋怨过杜周,希望他能做些其他的生意,但他执意画画,大女儿在小时候还跟过老人学习画画,但长大了就不愿意再学习了,“我女儿说画画赚不到钱,就没有再学习了。”老杜称不出意外,自己的身体还健朗的话,会一直画下去,希望炭画在艺术的地位上面能得到一些提高,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真的是一门很需要技艺的画派,也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西江炭精画 
07月13日

东南网:民间艺人石有德持之以恒玩“炭画”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东南网(记者 黄明生)6平方米的画室里,挂满了伟人、将帅、名人和英模人物的炭画肖像,俨然是一个趣味盎然的肖像世界,明溪民间炭画艺人石有德就沉浸在这个艺术梦境中。
  
  持之以恒学炭画
  
  炭画,即中国炭精画,是以炭精粉为主要绘画材料,辅之以炭铅笔而形成的画种,它来源于国画,在写实上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丰富的色调层次,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
  
  炭画常被民间艺人拿来画肖像。石有德第一次见到炭画,是有人对照着画报上毛主席的油画像,用炭精粉画了一幅毛主席的肖像,简直就像现在的复印一样,太逼真传神了。石有德1953年生于明溪,从小喜爱美术,尤其是人物肖像。见到炭画,一个念头就在他心里悄然而生:“我也要学这样的画,也要画得这样好!”
  
  他买来纸和笔,便开始自学。画炭画,并不需要多少工具,只要在纸上借助九宫格、放大尺寸或手工打格等工具,然后严格按照相片或画报上的人物肖像比例描绘就成,但要画得真、画得像,画出色调层次和细腻感来,并不容易,得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有德细心揣摩,认真描画,画出的炭画开始有模有样了。后来他又学会油画、水粉画、木刻画等画技。1969年,石有德的炭画作品马恩列斯毛和大幅油画《毛主席在北戴河》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参加县里举办的美术展,一下子吸引了许多赞赏的目光,那年他才16岁。从此,他画炭画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常为百姓作肖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老百姓拍照片是件奢侈和不可多得的事,而且扩洗也相当麻烦。那时,谁家老人去世,都要请画师给老人画一张炭画遗像,或老人在世时对着真人画,或用老人的照片画,以作纪念。
  
  “即使是残缺破损、变色模糊的照片,或者是集体照,只想画其中一个人的肖像,那时候用炭精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画师的修复、还原,一幅炭画可保存数百年不褪色。”石有德指着自己的画说。
  
  石有德画的炭画像传神逼真,惟妙惟肖,不少人上门求画,他有求必应,对那些生活较贫困者则不收费用。
  
  1974年石有德应征入伍。到部队后,他一边参加部队训练,一边坚持研习炭画,他有绘画特长,受到领导的重视,被派往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举办的美术提高班培训学习,他的画技有了明显提高。退伍前夕,他应团首长的要求,在团部会议室绘制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和《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两幅富有纪念意义的宣传画,受到部队领导的肯定和赞许。
  
  1979年,石有德退伍回到明溪县城,在县医院从事行政工作。业余时间,他继续专攻炭画,特别是对领袖风度、将帅雄姿、英模风范等人物系列肖像进行了仔细琢磨,了然于心,越画越上手。
  
  有道是:伏久者,飞必高。退休后,石有德依然坚持作画。近年来,他连续作画150余幅,有重新画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等画像,有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画像,有新中国开国元勋及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等画像,并整理出人物的简介文字。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石有德精心制作了包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组12幅反映毛泽东同志不同时期光辉形象的炭画像,这组高水准的炭画展出时,成为明溪的一道风景。
  
  炭画艺术盼传人
  
  近年来,随着摄影技术和电脑绘画的普及,炭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许多民间炭画艺人因此封笔。但石有德依然行成于思,笔耕不辍,潜心钻研,乐此不疲,往往为追求一种美的意境和感觉而忘情挥笔,时常进入一种无我无物的境界。
  
  “这种画技,现在既没有市场,也鲜有人画,但它毕竟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得用心去领悟和创作。”石有德说,“谁让自己喜欢它呢?”
  
  “也有人说我为什么不去画美女、花草或风景之类的东西,画了这么多年既不卖钱,也不赚钱,吃力不讨好,有啥意思?”石有德风趣地说:“有些人看我画出这么难得的系列画像,还想赞助我,并收藏我的作品呢。”
  
  “有德自然香”。石有德常用“书有道,艺无涯”来激励自己,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鞭策自己,做一名民间艺术坚守者和拾荒者。
  
  “现在虽然很少人需求炭画,但仍然有些人欣赏它,我也觉得这项技艺不能失传,我想办个培训班,将这项艺术传承下去,不要失传。”石有德说。
  
  石有德还想在建国65周年时,出一本炭精人物肖像画册或与明溪书画界共同举办一次书画展,让更多的人关注炭画艺术。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民间艺人 炭画石有德 玩“炭画” 
06月05日

吾喜杂志网全文收录《炭精画像》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炭精画世界(www.tanjinghua.com):吾喜杂志网是中国知网旗下电子杂志网站,是利用多年积累的国际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全新打造的电子读物在线阅读平台。
  
  记者登陆吾喜杂志网(http://wuxizazhi.cnki.net/),搜索“炭精画”,显示:
  
  “炭精画在我国是一种受人欢迎的独门艺术。用炭精画出来的人像有艺术性、黑白分明,光线柔和、永不变色。比如一张画得好的像只要保管得好.上百年也不易变色。所以,人们乐意画像留念,特别是老年人的像都喜欢用炭精画作留念。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没有专门的画像馆以至很多人想画像留念都没有地方画。许多爱好者想学画像又买不到这方面的资料和书。所以根据爱好者的需要.特编了这套画像技术教材。炭精像除了有不会变色之外.另外还可以产生很多艺术效果。如有些老年人逝世了,只留下一张没有底片的照片,需要复制放大留念,用炭精画出来,即达到艺术性,又起到放大相片的目的。用底片放像放得太大了就会昏花失真,用炭精画到12至24寸都非常通真而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另外,用残缺破损,变色模糊的照片,用炭精画出来.只要在艺术上进行加工,就会画出一张理想的人像来.这是用照片放大不能办到的.还有一种就是用移动的方法,就是在一张人多的照片上摘下其中的一人画下来,或用几张单像画合在一张像纸上(一张纸画两个最好)。从而达到艺术的剪接.看上去就象在一起合照的一样。”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吾喜杂志网全文收录《农技服务》杂志,《炭精画像》是《农技服务》1995年第03期刊发的内容。据编辑回忆,该内容刊发后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要求学习炭精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吾喜杂志网 全文收录 《炭精画像》 炭精画像馆 
05月31日

《遇见海南人》开拍老外邂逅海口炭友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遇见海南人》是由海南省委宣传部委托旅游卫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类节目,日前在海口骑楼老街开拍。《遇见海南人》通过探索频道知名主持人伊恩·莱特在骑行环岛过程中,与海南当地人互动的方式,向世界呈现出海南本土的风土人情,探索海南近期新成就。
  20日下午,大型纪录片类节目《遇见海南人》第一站来到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来自英国的著名旅游电视节目主持人伊恩·莱特在此邂逅炭画世家传人韩翠琼老人,两人一拍即合。韩老太亲手传授伊恩·莱特中国传统的毛笔字,并现场为他演绎神奇的炭画艺术,伊恩·莱特看完后对韩老太赞不绝口。
  韩翠琼今年60岁,从事炭画艺术工作已有40多年时间,是家里的第二代传人,主画人物肖像。“过去,每家每户老人都会请人给他们画炭画,确保过世后子孙们能看到自己生前的样子。但现在社会进步了,用相机手机就可以拍照留念,因此,炭画艺术面临失传。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我不希望看到它失传,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们继续传承下去。”韩老太对记者说。
  伊恩·莱特是旅游探险节目《勇闯天涯》的主持人(在美国及加拿大地区播送时,节目名称为《Pilot Guides》,最初的节目名称是《寂寞星球》),他也曾经主持一个短期的节目《Ian Wright Live》,与现场观众讨论关于旅游的主题。伊恩·莱特做旅游电视节目长达20年,其幽默风格深得广大观众喜爱。在最新系列专辑《有请伊恩·莱特》中,他从新加坡到印度,从斯里兰卡到西班牙,带来了更多的冒险。
  据《遇见海南人》栏目组负责人介绍,伊恩·莱特将从海口出发,沿西线到各个市县,再从东线返回。在此过程中,他将遇到不同的海南人,从这些海南人身上发掘故事,从而呈现出海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城市发展状况。《遇见海南人》将录制至6月13日,由旅游卫视首播,播出时间未定。
  

已有 1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遇见海南人 老外邂逅 海口炭友 
05月15日

美术教师蔡立全自编《炭精画像技法培训教材》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炭精画世界(www.tanjinghua.com):日前,友人送来一本《炭精画像技法培训教材》手稿,封面手写“蔡立全编著”字样。
  
  翻开《炭精画像技法培训教材》手稿,目录分为十二讲;正页中,配有多幅作品。该手稿大16开本,共18页。合上手稿,可以看见封面上,作者用碳素墨水钢笔写着“不准外传,长期留存”。显然,作者不想公开发表,这本炭精画讲义手稿,应该是为“内传”而编写的。
  
  据了解,该手稿作者是一名美术教师。
  
  附录:《炭精画像技法培训教材》目录
  
  一、前言
  
  二、人像基本知识
  
  三、素描浅谈
  
  四、放大非方格式的网格法
  
  五、纸、笔介绍,橡皮的妙用及塑料片的辅助作用
  
  六、黑白灰各色层的表现法
  
  七、彩色相片变黑白炭精画的方法
  
  八、光与影及衣纹的表现
  
  九、努力提高观察分析照片原样的能力
  
  十、自制辅助工具
  
  十一、注意事项
  
  十二、附:人像广告

已有 4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美术教师 蔡立全自编 炭精画像技法 画像培训教材 炭精画像教材 
05月09日

退休美工创作炭精画 希望有人继承此技艺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炭精画世界www.tanjinghua.com):78岁的退休美工陈德年擅长画炭精画,而且,他最喜爱画的是毛主席的肖像。20年来,陈老已经完成毛主席的炭精画像,加上他之前收藏的毛主席肖像,总共有近千幅。
  
  在陈德年手中,有整整120幅毛主席肖像的底稿,目前,他已经完成了60幅在丝绒上画出的炭精画。
  
  60幅,他画了20年。陈德年说,他希望有人能继承他的技艺。“我的子女对绘画都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想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继承人,没什么要求,就是要热爱绘画,要有耐心。”陈德年说。
  
  此外,家里的近千幅毛主席肖像也成了陈德年的一个心事。陈德年说,他想把自己多年来的收藏和所画的毛主席肖像画,无偿捐送给社会,“希望有专业的机构能接纳,让这些画像得到妥善保存,我就心满意足了。”
  
  

已有 2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退休美工炭画 炭精画 民间炭精画 
04月24日

秋千网:“中国炭精画”正被广泛认可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秋千网(www.qiuq.net)讯(通讯员 杨太守)中国炭精画,俗称“炭精画”、“炭画”、“炭像”,是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适合于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还具有绘制人像的实用性;以“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最大特点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更令收藏家们热捧。
  
  “中国炭精画”是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画家、中国炭精画世界(tanjinghua.com)创始人张智华老师在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张智华老师为了普及这门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曾经拜访三省六个村庄的民间艺人,还专门参加了中国炭精画第一人杨君明老师的炭精画培训班。
  
  后来,张智华老师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和助理设计师为美术爱好者们设计出来“中国炭精画世界”网站,于2010年4月28日注册“炭精画”域名(www.tanjinghua.com),并全面上线!给热爱炭精画的朋友带来了艺术的希望,也让这一民间美术焕发出新的春天。
  
  在“百度”、“360”、“谷歌”等各大搜索引擎,“中国炭精画”均有全新的收录和全面的展示,推动了炭精画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炭精画”正在被广泛认可。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秋千网 中国炭精画 炭精画 
04月23日

《江门日报》:炭精画、成衣缝制、钟表修理老行当如今还留下多少?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江门日报讯(记者 陈素敏
  
  台城中心街区和西宁市是老城区。这里的建筑别具风格,带有浓厚的侨乡特色。不仅如此,在老城区的角落里还隐藏着不少老店铺。他们仿佛是老城区里的“活化石”,最能代表台山市民的生活特色,也见证了老城区的兴衰。
  
  近日,记者采访了炭画、成衣缝制、钟表修理三个老行业的从业者。这些工作曾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可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市民对这些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小,这些行业面临着急速衰退的境地。
  
  1、炭画制作:从风靡一时到面临失传
  
  赵恒的摊档摆在革新路的老骑楼下。在台城,革新路俗称“牛屎巷”,是西宁市街区里一条普通的小路。因为毗邻台西路步行街,小路的人气一直很旺。
  
  没有属于自己的楼面,在老骑楼的一角,赵恒展开一张1米多宽的木质小桌子,摆上各式各样的炭画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日子,赵恒已经过了快三十年了,几乎是风雨不改。每天早上9时,过往的市民就能看到60多岁的他坐在骑楼的角落安静作画的身影。
  
  “以前的西宁市很兴旺,来这里赶集的市民络绎不绝,找我画画的人也不少。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坐上一整天也未必能接到生意。”赵恒感叹,革新路的人流虽然不少,许多市民经过他的摊档也会停下来看看,但只是赞叹几声便离开了。
  
  赵恒是四九镇五十圩人。年轻时,他跟从村里的老人学会了这门手艺。改革开放后不久,他便开始在革新路上摆摊画炭画。
  
  一个放大镜、一盒炭精粉、数支毛笔,再加上一张素描纸,这就是赵恒作画时的全部行当。炭画,是一种使用木炭、炭精粉条等材料绘制作品的绘画方式。赵恒说,这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方式。“过去,相机是奢侈品,很多人的遗照,都是用炭画的。”
  
  他说,刚开始经营时,一张炭画要四五元,而现在涨到三百多元一张了。“画一张炭画不容易。为了达到精准、神似,即便是最简单的人物,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赵恒的印象中,炭画曾经风靡一时,仅西宁市一带,就有数家炭画摊档,只是如今只剩下了他一人独撑着,他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
  
  过去,赵恒也曾经收过几名徒弟,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坚持下来。“没有办法,耗费时间长,接不了生意,养活不了自己,谁愿意干呢?”他说。
  
  2、成衣缝制:顾客越来越少了
  
  迎朗路,台城人称之为“车衣街”。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很多布料店和成衣加工店。
  
  黄权的店,就在迎朗路上,一家老式的骑楼商铺内。
  
  店面非常干净,挂满了许多布料,还有一张大大的设计桌。而店里则别有洞天,是一个小小的成衣工作坊,三位妇女正在忙碌地把一些简单的布料,一针一线地缝制成衣服。
  
  黄权已经快50岁了,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当裁缝。他的裁缝技艺是跟叔叔学的,而叔叔的师傅则是黄权的爷爷。“民国时期,我的爷爷曾在大亨圩里有一个小小骑楼店面,做的也是裁缝的生意。后来,家人陆续搬到台城。因为没有固定店面,过去我们只能在桔园路一带当流动摊贩,接到了生意就拿回家里做。上世纪90年代,政府把迎朗路打造为布衣一条街,我们就搬到这里来了。”
  
  因为经济、技术的发展,裁缝这一行业在近十年来已经渐渐被人遗忘,甚至被淘汰。“这个年代,还有谁买布料做衣服呢?除了一些单位团体、身材特殊者、有表演需要的顾客,其他的客人真是越来越少了。”黄权说道。
  
  黄权数了数手指,感叹道:“在迎朗路上,像我们这样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缝制衣服的店铺只剩下几家了。”
  
  挑选布料、量身、裁剪、缝制……在黄权的店内,衣服裁制,提供的是一条龙的服务。因为衣服是量身定做的,相比市面上直接购买的衣服,会更加合身。但是,因为物料上涨,人工费用也高,制作衣服的成本太高了,这让黄权吃不消。
  
  即便手中的技艺是从祖辈传下来的,黄权也没有让子女继承的意思。“生意不好做,就算子女学会了,也没办法养活自己。时代在变,这个行业也势必会被淘汰的,即便可惜,也无可奈何啊。”
  
  3、钟表修理:仍然有坚守者
  
  台西路3号,位于步行街的尽头。这大概是台城老城区内面积最小的店铺,仅仅两平方米。然而,50多岁的劳建强与父亲两人已经在这里经营了近半世纪的钟表修理店,是间名副其实的老字号。
  
  劳建强的店,名为富强商店。招牌就挂在店铺后墙的上方,招牌有点发黄。劳建强介绍说,那是他的父亲在刚开始经营时亲手所写的。虽然并不是出自名师之手,却也很有意义。
  
  招牌的下方挂满了钟表。大概是产自不同地方,不同年代,每一个钟表都极具特色,仿佛述说着不同年代的历史。
  
  小小店面,几乎被劳建强的工作台所占据。木质的工作台也是从劳建强77岁的老父亲那时开始用的。木桌虽显斑驳,劳建强还是非常爱护,每天都在这里修理钟表。
  
  劳建强从老父亲手中学得一手修表的好功夫。年轻时,他曾到台山钟表厂工作。后来,钟表厂不再经营了,他便回到家中的老店,与父亲一起打拼。
  
  劳建强每天戴上四倍放大镜,在小店里为客人修理钟表。这样的日子过了20多年,劳建强感觉整个行业的发展已经早不如前了。他说:“过去能戴上手表的人,经济条件都相对比较好。修理钟表,也是很不错的职业。到了今天,钟表已经便宜了不少。坏了,就买新的,谁还修理呢!”
  
  即便生意不好,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钟表修理的工作,但是,劳建强也没想过放弃这个行业,放弃这个店。“我不知道还能从事什么工作。我很喜爱钟表,也愿意继续工作。直到我眼花了,不能做下去时,再考虑退休的问题吧。”他说。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江门炭精画 成衣缝制 老行当 炭精画 
04月23日

《河源乡情报》:河源炭精画乡下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河源乡情报(记者 汪涵
  
  画像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可能算是一个水平比较高的老当行,然而——这样一个行当进入到高科技的时代,也慢慢远去。
  
  过去,画像留影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在生活条件一般的家庭中,一人终其一生才留下一张肖像,那也只是年迈之时为了让后代子孙记得自己才请画像师所画,这种像也被称为遗容像。而一些有钱的人家,则经常无事之事画那么几张小相玩玩,死了也要描一副遗容,留作纪念。记者行走乡间时,曾经在许多客家人的祖堂或者宗祠中看到各种各样画像的手法,其中常见的是素描、国画、水彩等等,在众多的手法中,最受人青睐算是西洋美术技法中的炭精画,其以其须眉毕现,栩栩如生的形象受到大家的喜爱。炭精画所用的碳精亦称石墨,它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为铁黑色至钢灰色,其条痕呈光亮黑色,可作涂料,也是铅笔芯的主要原料。画像师比起画家所讲究的神似更加注重的是貌似。相对于画家的随意作画,画像师不像是画像更像是描像。描像前,画像师先在旧照片上打格,或者用一张带小方格的透明纸叠在照片上,然后把照片固定在一块放大镜的底下。画纸上按比例画出淡淡的方格,画像师根据小方格的对应关系,边看照片,边用铅笔勾勒,逐格地画出图画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河源地区的炭精画曾红火一时,画像师带颜料、碳精、画板等,在乡下行走画像,所到的村庄都能将行程排上一天或几天。画像师不怎么吆喝,到了一个地方,只要有第一家请,很快,就会传遍全村,然后第二家、第三家连续不断地自动寻上门来,排着队等着画像师前去画像,生意源源不断。而后,照相机虽然出现了,但画像师仍旧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行当,因为这期间照相机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尤其是对老照片的修补、改换技术一时无法解决,翻拍的效果极差,旧照片上的斑斑点点依然如旧,人物形象模糊不清,所以很多人宁愿请画像师重新执笔,重画出来的肖像清晰明亮,跟新拍的照片不相上下。那时,在河源还出现几个过专门经营炭精画的小店铺,店主兼作画师,时而在店里接个把生意,时而就下乡帮人画像。
  
  如今,再寻觅几圈,我市仍旧存在的画像馆已不常见,前不久,记者专门来到老城一间画像馆,店面不大,只能容纳几个人。为了招揽生意,老画像师在店铺门口都挂上用相框裱好的得意之作,上面画的大多数是大家所熟悉的逝世领袖肖像或者一些当红明星。老画像师带着眼镜俯首于桌前,聚精会神地挥动手中的画笔描着一张身份证大小的相片。偶尔会有人前来询问画像价格,老画像师颇为忙碌,他说,现在市区画像师已是不多,还在经营画像馆的更是寥寥无几了。
  
  画像这种老行当的消失和现代电脑技术的普及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新新人类来说,一张4寸大小的照片,经过机器扫描,再用电脑处理,不用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翻印出几乎一模一样的相片,这种相片的收费又是十分的实惠,而既花时间,收费又颇贵的画像在这样优势较少的情况下,不免会被淘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画像这种行当,也只有在画家的手里才能重现点滴。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河源炭精画 乡下行 
04月20日

《南充晚报》:45岁才学炭精画农夫成功转型为画家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南充晚报(记者林晓丽)
  
  45岁自学炭精画
  
  林肇泽1940年出生在都京坝村,从小天资聪颖,毕业于南充高中,因多种原因未能走进大学校园,后回到农村,重复父辈们的足迹。拉过船、抬过石头、干过灶匠、当过木工、修过机械……干的几乎都是体力活,但家庭经济条件并没有明显改善。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1985年。
  
  当年村里准备修建面粉厂,派人外出考察,林肇泽是其中一员。路过自贡时,林肇泽被路边一位给别人画肖像画的师傅吸引,只见师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肖像外形,然后用毛笔蘸上炭精绘粉画,不一会儿,一张肖像画就完成了。更让他吃惊的是,这幅肖像画竟然能卖到6元钱。当时林肇泽一个月的工资才20元。
  
  回到家里,林肇泽开始摸索着用炭精绘画,“当时城里有用炭精绘画的人,南充城内也有。”经过1个多月的摸索,林肇泽终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画。当他拿着这幅画到自贡时,那位师傅对林肇泽的绘画技艺赞不绝口,坚定了林肇泽到城里摆摊绘画挣钱的决心。说干就干,林肇泽来到顺庆城内摆起了摊。
  
  一周过去了,画作无人问津,但林肇泽没有放弃,一周后,他终于迎来第一笔生意,从这笔生意中他赚了2元钱。林肇泽一边画画一边摸索,水平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南充城内知名的绘画人。1989年,林肇泽的作品《肖像》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获得省级三等奖。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
  
  农民画家给大学生讲课
  
  在此之后,林肇泽偶遇他生命中的“贵人”,画作的影响力随即走出南充。1991年的一天,成都一名高级经济师到南充出差,经过林肇泽的画摊,被林肇泽高超的绘画水平吸引,力劝林肇泽到成都发展。当时的林肇泽内心很矛盾,他既想到成都闯一闯,但对现状又有些许满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权衡,林肇泽最终奔赴成都,在这名高级经济师的帮助下,在成都摆摊设点。很快,林肇泽的炭精画吸引了成都市民的青睐,多家媒体对他进行采访报道,林肇泽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解到林肇泽是一名地道的农民,中年涉足炭精画并技巧高超,不少人希望他能走进高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让我去给大学生上课,我当时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一个高中毕业生,哪够资格进高校讲课。”林肇泽想也不敢想,但越来越多的人建议他拓展自己的专长,促成他最终决定到大学校园看看。
  
  到高校义务办画展、开讲座,林肇泽对艺术的热爱、高超的绘画技艺,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反响相当好。林肇泽一边探索一边总结,写成了《炭精画和彩粉画速成技法》。从1993年7月到2009年间,他带上妻儿,开始了他的自费巡回讲学和演讲。先后走进了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在内的上百所大专院校。一位教授在听了林肇泽的演讲后,当场写下评语:“传统、创新、时代感!让师生们开了眼界。”
  
  儿女们都会炭精画
  
  林肇泽拿出《世界和平国际书画家全集》,书中称,林肇泽“借鉴了伦勃朗的素描画,他探索创造出炭精画抛光技艺,他的作品经过抛光后,可以用水擦洗,可以在上面泼墨,轻轻擦掉而无污渍。达到了‘无色胜有色’的艺术境地,其系列炭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出。”另外,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电视部、法国新闻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报道过林肇泽的作品。
  
  “绘画这么多年也有不少收入,但基本上都用于展出和讲座了。”林肇泽说,现在由于身体原因已很少作画。记者采访时,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作品,并现场作画。林肇泽创作的人物画像栩栩如生,眼神格外传神。作画的工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
  
  林肇泽育有2儿1女,他们都会炭精画,在父亲的指导下,子女们在绘画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炭精画市场逐步缩小,绘画带来的经济收益有限,为了维持生活,林肇泽的子女们不得不选择了其他工作。2010年4月,他的炭精画工艺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也给炭精画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采访中,林肇泽8岁的小孙女林晨说,“我们家的人都会画,我也要跟着爷爷学画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南充炭精画 农夫成功转型 炭精画像 抛光炭精画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