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讯(记者 田飞)他是一名炭精画艺人,在惠州街头漂泊12年,他年过花甲,依然贫困潦倒,他帮别人画遗像,却担心自己终老之后,连送终的人都没有。
不经意间,他在本地论坛上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很多网友开始寻找他。现实世界中,他依然孑然一身,没有因为受虚拟世界的瞩目而有所改变。他渴望返回故里,却始终凑不够微薄的路费。
在网上,这名流浪的老画匠被称为“孤独的灵魂”,甚至没有一个网友知道他的名字叫胡辉。
楼主:为他拍照次日难寻
“路过南坛的老街,转角处看到一位老画匠在用炭粉精细地刻画着一张头像,画纸上的人像与照片中人如此相像,让人不禁为之感叹。”9月6日,西子湖畔论坛网友西小欧以《孤独的灵魂———流浪老画匠》为题,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自己在街头拍的一位老画匠的作画过程。
西小欧说,聊天中得知画画的六旬阿伯是湖南常德人,来惠州已经十多年,孤独无亲。西小欧说,他答应给老画匠拍一张照片,但是第二天却在原来的地方找不到老画匠了。“由于这几天忙,也没再兜过那边。阿伯的几张相片还在我手中,总想着能将相片归还与他。假如我再遇见他,将继续更新此文。”西小欧在网帖最后写道。
观众:多人见过他帮忙寻找
动人的叙述,加上照片上专注中透出窘迫的老画匠。帖子很快热起来,网友们都在期待得到老人家的最新消息,关注“楼主将老人家的照片送去了没有”。一些网友则帮忙寻人,回帖汇报老画匠不时更改的位置。“他就在麦当劳右边那条街往下走三十米!”“那里听说不给摆了,他现在在旅游大厦对面,一中前面。”“我今天看到他了!他艺术家的气质很吸引我的注意,他就在南坛这间建行的对面那里摆摊,当时在跟人家下棋呢!”
更多的网友被唤起了记忆,原来老画匠在惠州市区流动摆摊多年,很多人对他都有印象。他已经成为这座城市里“熟悉的陌生人”。网友seamk007说:“我早知道了,他住紫西岭的,他以前就在住的那里画画,现在他都在路边画。”网友CandyLW对老画匠的记忆则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那时,他经常看见老画匠在南坛长寿路一带摆摊。网友乐乐园也表示,“对这个老伯太熟悉了,虽然没和他说过话,但是每次出去都几乎看见他,南坛这边的人可能都见过吧,他在这里很多年了,我昨天也看见他了。”
不少网友也在感慨他的身世,并对他的处境表示担忧,有人担心城管赶他,有人担心他的未来,正如网友猩猩点灯所说:“66岁的独身老人,他的未来谁来照顾?想想要是有一天倒在某个角落,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认识。”
历经近三个月,现在仍有网友陆续跟贴送祝福、寻问进展,而楼主西小欧与老画匠是否得以再见,也成了一个小小的谜。
寻访:最怕是生病一天吃两餐
按照网友的指引,11月23日下午,南都记者在南坛南路找到了这位老画匠。一个铁架子支在身后,架子上挂着齐白石的画像,老画匠端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作画,一旁则是简陋的台子,上面摆放着各式作画工具。
老画匠名叫胡辉。当记者向他转述了网友们对他的关注后,他淡淡地笑了笑:“谢谢大家的好意,我还好。”他表示,自己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这里,“希望不会再搬走了”。
胡辉表示,他在惠州和湖南老家都无亲无故,虽然生活艰难,但勉强还能自食其力,也不想去政府的救助站。
老画匠胡辉喜欢称家乡湖南常德安乡县为“故里”,一说起故里,声音就有些哽咽。胡辉还调侃说自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胡穷”,“我现在最怕的是生病,平时有点小病都不舍得抓药吃。”
胡辉说,他一天只吃两餐饭,早上不觉饿,因此不吃早餐,午饭和晚饭都是在租住的小房间里面自己做,都是煮点米饭,就着一盘小菜。前段时间菜价上涨,让这个没有任何保障的老人家很是担忧,“我怕有一天会断炊。”
知多:炭精画日渐式微
由于炭精画富有立体感,易于保存,而且可以达到和照片相媲美的效果,因此在照相技术普及之前,许多地方都以炭精画取代照片作为遗像使用。一般是以逝者生前的照片为基础,在一个坐标系里用相似形的原理逐格放大绘画,最后就会得到一张与小照片几乎一样的大幅炭精画。不过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少能看到炭精画了,偶尔在城市的一角或者一些小地方还能在丧葬用品店里看到炭精画的民间艺人。胡辉告诉记者,现在摄影技术很普及,大家都很少出来找人画遗像了,生意也越来越难维持。
对话:月均收入不到500元
南都:你在惠州很多地方摆过画像摊,很多网友都说见过你。
胡辉:是的,我在水东街、水门路和长寿路都摆过,今年相对固定在南坛南路这边。
南都:为什么挪来挪去呢?这样对画像生意应该影响不好。
胡辉:没办法,有各种客观因素吧。比如水东街拆迁了,我总得离开。有时候城管不让摆摊了,我也得离开。最好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档口,这样就不用风吹雨淋,也不用担惊受怕。但是谈何容易,对我这个一点积蓄都没有的人来说。
南都:那顾客怎么找你呢?
胡辉:这也是我担心的原因,所以我轻易不会挪动地方。在一个地方做熟了,总有一些人知道你。一般是客人带上照片,留下电话,我画好了就到对面公用电话给他们打过去,通知来取画像。
南都:一个月大概可以画几幅画像?收入多少?
胡辉:前几个月稍好点,一个月可以画5张像。这个月到现在,也只画了两张。平均一个月不到500块。
南都: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胡辉:既然问到此事,我就说一下。我现在是漂泊天涯,从1998年来惠州已经12年了,都没有回过一次故里。虽然无妻无子,故里也没有什么亲戚,但还是最想回去看看。因为一直凑不够路费,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 何洪金)张松柏先生的绘画人生犹如“流浪”,在巡展路上,在创作路上,在生存路上,如今,“流浪画家”重回家乡。一头颇具艺术家气质的中长发,在他作画时,不时从窗外吹进来的微风,会把他额前几根没能梳到脑后的长发吹起,倒显得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无数名人的肖像,正是通过他那双睿智的眼睛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通过艺术想象和加工,最后再通过他那双智慧之手,一个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尤其是他用近一周时间完成的巨幅晚年郭沫若彩色画像,让记者不仅看到了郭老的形,还看到了晚年郭老那矛盾而忧伤的眼神……
告别异乡回故乡画出巨幅《晚年郭沫若》
7月1日中午,在乐山城区泌水院步行街,记者见到擅长名人画像的粉墨画家张松柏先生。初夏,天气闷热,汗水不断地从他刚毅的额上渗出。《晚年郭沫若》的巨幅画像刚完稿不久。此画高2。1米,宽1。6米,在张松柏不大的客厅里,显得非常醒目和壮观,晚年的郭老神态安详,气度雍容沉稳,不过,那眼睛中透出了忧郁的神情,在那一刻,郭老的心中想必想到了太多的如烟往事……
画家就此画同记者摆起了龙门阵:“这是我返乐后完成的一幅得意之作!郭沫若,既是我尊重的前辈,更是让我们自豪的老乡。我曾经创作过多幅郭老画像,2005年,我就曾捐过郭老画像给沙湾郭老故居纪念馆。今年正逢老人家诞辰l20周年,我便花了近一周时间创作了此画,以作为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
从小爱美术对着镜子“自画像”
张松柏,乐山城区人,现年63岁。回乐山前任浙江东阳市的民间书画创作与收藏企业“东方卢浮宫”专职画师,是“粉墨画”的创始人。他自幼酷爱书法、美术,常常爱对着镜子练自画像。在读小学时,美术成绩均在85分以上,并经常为校刊绘制刊头画。他在草堂民中初中一年级时获全校书法作品赛(柳体)第三名,初中部第一名。张先生说,学艺道路上,有两位前辈是师表。“谢仁燮老师虽主攻地理,但美术方面也才华横溢,水平颇高,为培养发现人才,经常鼓励学生绘刊头,耐心指导。乐山炭精画前辈毛明祥老师,教我炭精画技艺精益求精。”因此他小小年纪便能以炭精画像作为主要收入,贴补家庭。不久还主持街道美术社和照相馆工作,长期跟人头、肖像打交道,加上对齐白石、郭沫若等名人的崇拜,经常绘制名人画像作为店面广告。
自创“粉墨画”《史记》启示画名人
关于粉墨画,张先生介绍,学习炭精画久了,便谋求创新,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摸索,利用西画焦点透视原理和传统素描要求,渗进摄影要素进行二度创作加以完善,在光线明暗对比和立体感上形成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色调关系。让作品逼真、传神,凸显了作品的写实性和艺术感染力。“粉墨画”是源于“炭精画”而又区别于一般“炭精画”的一个独立画种。用素描纸、丝绢、国画纸作为载体,利用天然彩色矿石颜料和黑色炭画粉、采用不同的手法,满足不同的需要是张松柏先生“粉墨画”创作的又一特色。1999年9月,张松柏在成都期间突发奇想:古有司马迁作《史记》,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活了起来,我今天也可以采用“粉墨画”的写实效果和珍贵的保存价值,为历代中外名人传神写照。
100名“世界名人”跟他一起“走中国”
有了这个想法后,张松柏开始创作名人肖像画,画名人,除了要画得像,还要画出他们的神韵和风采,否则,就是相片的翻版。随着一幅幅作品的积累,2003年,他带着100多幅“世界名人肖像粉墨画”到成都举办画展。当时美术馆前正修路,画展临时移到公园举办。没想到“因祸得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观展,画展获得了空前成功。接着,张松柏又先后赴广州、长春、深圳以及山东曲阜等地巡展。
由于“粉墨画”有永不裉色的保存价值和写实功能,受到了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的热捧,山东邹城的毛泽东像章陈列馆,一次性就收藏了他的30幅名人画像,并希望他能把1955年授衔的所有将军全画出来,但是因为他的“世界名人肖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且正值他研制“粉墨绢画”和“宣纸粉墨画”技法的攻坚阶段,于是,他放弃了安稳和高收入的生活。
根在乐山要画乐山本地名人
在上海的一次收藏家聚会上,张松柏开始同浙江“东方卢浮宫”结缘。那天,他冒雨直奔“东方卢浮宫”,刚看了小部分藏品,他就惊呆了!这里仅中国古今名家书画藏品一项就达8万余幅,其中齐白石早期真迹就达600余幅。张松柏感到,自己终于找到“娘家”了!在“东方卢浮宫”作画期间,张松柏的粉墨肖像画取得了成功,并让他摆脱了生活困境。但画家却没有忘记乐山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坚信:自己的根仍在乐山。
名人肖像项目目前暂告一段落,200多幅“粉墨画”作品“加盟”东方卢浮宫。今年4月,张松柏回到了乐山,并在6月下旬绘出巨幅郭沫若肖像画,作为给家乡的见面礼。采访的最后,张先生表示感谢:“生为乐山人,下一步将创造条件,为乐山本土的名人进行系列创作。”
广州日报讯(记者 曾向荣)在肇庆市区的一座老式建筑内,有一家不起眼的炭相馆。斑驳的老屋墙壁上,挂满了国内名人的炭相。其中,10幅“共和国十大元帅”炭相作品,惟妙惟肖。
换点大米鸡蛋 也行
43岁的罗永新是“罗氏炭相”的传人。每天早上8时,他都会准时来到炭相馆。馆外的马路,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这堪称一个炭相世家。罗永新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要是农闲季节,父亲罗云汉就会背着工具“逛村”。虽然辛苦,但这门技艺也能换点大米、鸡蛋,有钱的就给钱。“那时候一幅炭相收0。5元~1元。”罗永新说。
他的老家在粤西农村。对于远离城镇又没有照相机的乡村而言,炭画相当时风靡一时,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找他作画。也有人拿着一些底片已丢失的残旧照片,要求临摹成炭画,以便保存。
保存百年 不褪色
“炭画保存一百年不褪色,一般的照片二十几年就斑驳泛黄了。”罗永新说。
上世纪80年代初,画一幅炭相价格8元~15元。当时,罗永新的父亲每个月也就画两张,已解决他的学费。
盘国胜是罗永新的表亲。60多年前,他的父亲为自己画了一幅炭相画,至今保存完好。“炭画属于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相比山水画、国画、油画而言,比较简单一些。”盘国胜认为。
自学成才 偷师学艺
罗永新的父亲并没有受过绘画的科班训练,他的功底受之于老一辈的耳濡目染。罗永新的爷爷有好几个兄弟“都是自学成才,很多时候到街边偷师学艺”。
跟打铁、做木匠一样,画炭相被视为一种生存手段。中学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的罗永新走上了父辈的道路。他很快就掌握了画炭相的诀窍,随后也开始像父亲那样,四处“逛村”,招揽生意。
后来,罗永新一家从老家云浮搬到了肇庆。他认为,肇庆有做炭画的传统,比其他地方的生存空间大一些。
黄金时期 很少有人讲价
和祖辈不同,炭相已经不只是兴趣,更是生存方式。这个古老的行当,罗永新一干就是20多年。
炭相最辉煌的时期在上世纪90年代。罗永新回忆,那时很多人上门来找他画炭相,每个月有六七十张,每张价格在80元~120元之间。“很少有人讲价,我感觉自己很受人尊敬。”那时即使是在街边摆一张台子,也有不少生意。
前来画炭相的顾客,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他们常常把结婚照拿来画;也有一些怀旧者拿来当年上山下乡时的老照片,希望留住青春的记忆。
2005年后,罗永新发现生意清淡了很多。“受到电脑和数码技术的冲击。”
来画炭相的人越来越少,“一个月下来,能画10多张就算不错了,炭相生存空间缩小的危机感正向我逼近”。
处境尴尬 一些同行陆续改行
炭相的处境至今尴尬。在盘国胜看来,与国画、山水画受到的尊崇相比,炭相似乎“上不了台面,登不了大雅之堂”,“搞画展的时候,往往没有炭相的位置,很多人觉得,炭相不是绘画的一种类型”。
“画炭相先要打草稿,然后描摹,最后正式画到纸上。”罗永新说。最费时的就是打草稿,需耗掉一半的时间。打草稿时要把相片放大。通过人物的相片或者祖辈遗留下来残缺不全的相片,用九宫格或放大机将它放大,然后用炭精粉进行细致的艺术加工,成为放大后完整逼真的肖像。
如今,在肇庆市城区,仍在营业的炭相馆不到十家,一些同行也陆续改行。
一位姓姚的画师说,炭相和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格格不入。“一幅精细的炭相,有时花三天时间才能完成,价格一般在100元左右,很多人觉得太贵,不值得。”
有人求变 把炭相染上颜色
在对炭相的坚守中,罗永新开始求变,试图找到新的发展道路。他希望,炭相能够更有时代感,不要总是那么肃穆。
“我尝试在炭粉中加入其他颜料,使画面看起来色彩鲜艳和生动。”
尽管目前炭相行业处境艰难,但罗永新并不反对儿子将来也从事炭相行业。不久前,他花了两个月,设计并制作了10幅“共和国十大元帅”炭相作品,表达他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祝福。
罗永新希望,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炭相不要失传。他也期待着,美术学院能够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让更多人学习和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
中国新闻网讯(记者 陈勇)在福州市台江区达道路一间狭小的铺面,记者见到了正在用传统手工艺精心勾画人头像的高信钿。
高信钿五十开外,头发却过早花白了,此生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生者作画和为逝去的先人作纪念画。
见到记者,高信钿打开了话匣子。据他讲,这间老店是他的曾祖父高开榜开的,如今已有四代传承。曾祖父和他的祖父高翼鹤因工艺精湛,声名鹊起,有好几幅画被福建省文化馆收藏。
谈起作画的工艺,高信钿介绍说,他的这门手艺,用的材料是炭精粉和彩色矿石粉。黑白炭精画的收藏期更长,而彩色矿石画,现在工艺技术近乎绝迹。
记者亲眼见识了高信钿的细腻的画风,这种画风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的精致,还吸取了西洋的透视技法。所以,高信钿的肖像画层次感很强,毛发透出光泽,眼睛炯炯有神,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欣赏,肖像人物仿佛都在随形而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这门古老的手艺也陷入窘境。数码时代使原本红红火火的手工制作肖像画的生意越发显得冷清。
高信钿说,六十年代前,画肖像对于年轻人来说显得时髦,那时生意挺不错,九十年代后,画去世的先人的纪念画则是他们主要的生意。最好的光景,每个月要画五十多幅,相当于每天完成二幅画。
现在这间百年画店要坚持下去就显得吃力和艰难了。高信钿说,如今数码摄影连底片都没有,照样博得年轻人的青睐。临近春节,理应是旺季的肖像画店,却遭遇了又一年的反季节低潮。
所幸的是,高信钿的儿子在传承祖辈的手艺的同时,如今也试图把这一传统工艺与电脑技术相结合,并且有了良好的开端。高信钿相信,这门祖上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在新时代也能发扬光大。
汕头特区晚报讯(记者 张烈华)耄耋之间的李绍明老伯,画炭精画大半辈子,至今热情不减。
李伯于1946年在老市区永泰路画人像,1949年搬往红砖楼(金凤坛)东侧一直至今,从未间断。不少老汕头人都知道红砖楼旁有个画炭精人像的,门口悬挂着洪妙、姚璇秋、三毛等人像炭画。“文革”期间他的数十幅画作被当作封资修产物被红卫兵没收,转而画毛主席像,当年曾经画过一幅高达4米高的毛主席像。
如今,林伯宝刀不老,不久前画了一幅成龙的炭精人像惟妙惟肖,一些远在东北、上海、香港等地的人们还特地请李伯为他们的长辈绘画。
李伯从不收徒,他育有7名子女,子孙满堂可无一学画画,看来李伯这一手炭精人像画技艺怕是后继乏人了。
内蒙古新闻网讯(记者 保尔)在呼和浩特市文化宫街宁宇古玩城三楼,有一间叫画艺轩的画廊,许多人被这里惟妙惟肖的人物、山水和鸟兽画所吸引。这些画笔触明快典雅,细腻柔和;从蓝天白云、鸟兽毛皮到人物神态,极强的真实感令人分不出究竟是照片还是画。6月12日,画艺轩的主人———王万瑞笑着介绍:这些都是炭精画。
说起炭精画,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知道,那是用毛笔蘸着炭精粉末在画像纸上绘出的画。据说炭精肖像画由于其极为逼真,三四十年代在上海曾风靡一时。随着历史的演进,照相机的普及和电脑的应用,炭精画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年近50岁的王万瑞出生在一个绘画世家,他的父亲王辅从20岁起画炭精画,直到病危才放下画笔。打开父亲的遗作,王万瑞发现,父亲的画都是黑白人物肖像。由于炭精画是用毛笔蘸着炭精粉末来画,所以通常都画在纸质较厚的画像纸上。然而,用画像纸作的画立体感差,也不能装裱。怎样才能推陈出新,让炭精画绽放出新的光彩牵经过苦思冥想,王万瑞把目光放在了改变画纸上。
他尝试着在宣纸上画炭精画。画破了上万张宣纸后,王万瑞终于掌握了在宣纸上做画的力度。他废寝忘食地钻研碳精画,按妻子李淑婷的说法:“已接近痴迷的程度。”如今,王万瑞的炭精画突破了只能画人物以及黑白色调的局限,山水、鸟兽都五彩斑斓地跃然纸上,他已成为全国在宣纸上作炭精画的第一人。
炭精画有着独特的效果和收藏优势———不怕晒、不褪色、不发黄、真实感强,因而受到很多收藏者的青睐。内蒙古书画院的刘书记等许多业内人士也称赞不已。
“我想在呼市举办一个以草原文化为题材的炭精画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了解炭精画、学习炭精画,不要让炭精画退出绘画的舞台。”王万瑞道出了自己的理想。
内蒙古晨报讯(记者 苏晓东)家住呼和浩特的王家瑞痴迷上了炭精画创作,他尝试在宣纸上作画,不仅画肖像画还画中国山水花鸟,画内蒙古风土人物,题材广泛。他现在正在创作蒙古族服饰系列、蒙古族人物系列,主攻蒙古族题材,为把内蒙古推出去做贡献。
他说,他的宣纸作画,题材拓展已经取得成功,得到了业内许多专家认可,并备受大众欢迎。他梦想有一日,他要在内蒙古美术馆办一个宣纸作画的蒙古族风土人情题材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炭精画。这需要积累,他天天不停创作,也为这一梦想准备,有许多人高价购买他的画作,他大部分不愿出售,等着有一天积累多了办展。这一切,源于他的一个心愿。王家瑞的老父亲王辅是内蒙古展览馆惟一一一位画炭精画的画家。过去只为人修改残损照片翻版或画一些人物肖像。从小喜爱画画的王家瑞从小就和父亲学习画画。在父亲去世时,他萌发想法一要把父亲传给他的技艺传下去,二要进行创新,把炭精画创作方式推陈出新。这之后,他就不停创试,在不断失败中终于喜获成功。
王家瑞查了好多资料和网站,发现在国内还没有像他这样作画的。
南方都市报讯(记者 龚萍)开相馆、画炭画、卖烧瓷画……从广西来东莞生活的18年间,40多岁的杨贵森一直坚守在振华路。同样,上世纪80年代因工作关系从广州搬来东莞的李世明,画炭画也是一画就20多年。受电脑科技的冲击以及莞城旧区改造等因素的影响,炭画相生意大不如前,不少艺人纷纷转行或关店。振华路上目前仅剩4家炭画店,李世明和杨贵森至今还见证着炭画行业在莞城的兴衰。
90年代有10多家画馆
“杨叔,帮忙看下我的店铺。”昨日上午,人来人往的莞城区振华路上,杨贵森抬头看了看隔壁手机卡店的小伙子,爽快地点点头。
小伙子口中的杨叔才40多岁,18年前他就开始在振华路上开店卖炭画。在他印象中,90年代是莞城炭画行业的繁荣期,振华路最多时曾有10几家炭画馆,“90年代中期的生意最好,一幅炭画或烧瓷画最少都要200元,我一天都能接好几单活。”说起那时的情景,杨叔至今仍津津乐道,“90年代我曾下到各个镇,下乡画画五六年,认识了很多顾客。”3年前,中堂一名顾客辗转多次找到了他,“一定要我给她画幅画才肯离开。”
而在振华路35号,李世明在一栋向朋友借来的老房子楼梯口摆上桌椅,陈列出画好的炭相,旁边挂着“画炭相”三字招牌。李世明的画室是那排老房子的楼梯,楼梯两侧挂满了他20多年来的作品。一眼望去,毛泽东、邓小平,邓丽君、巩俐,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最多的是毛主席相,加上档口正中的那幅,一共是10幅。
来找李世明画炭相的除了本地莞人外,还有香港、新加坡等外地人,甚至还有一对外国人来找他画结婚照。“你看这幅,12年了,主人还没有过来取相。”李世明指着一幅1996年画好的人像说。
坚持不用电脑“偷工”
李世明说,画炭相不似普通画像简单,除了炭精使画像能长久保存外,精细的技艺才是炭相经久不衰的关键。相比50元就能打印出的画像,炭相动辄三五百元的高价令这一技艺渐渐被人们冷落。但李世明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技术发达,什么像都能做出来,但是传统的炭相是永远也不能淘汰的!”
“画炭相就像洗衣服,要经过一二三遍的程序。”因此,一幅普通的炭相,也要画上三四天。李世明画像时,除了戴上老花眼镜外,还拿了一个放大镜,他说这样才能画得分毫不差。
李世明坚持的是工艺,杨贵森坚持的是良心。杨贵森表示,除了手工外,很多画炭相的人也会借助电脑,“那样确实是快很多,但我能不用就不用。”他说,用电脑画出来的炭相跟手工的表面上没区别,但防潮性会弱很多,“用电脑和手工都是一样的价钱,我偷下工,感觉像是在欺骗顾客,良心上过不去。”
不愿让下一代再学炭画
画炭相除了用心还要用脑,非常人想象中那么简单。昨日下午,6岁的小婷随妈妈经过振华路看到李世明画画时,嚷嚷着跟妈妈说:“爷爷怎么画得那么好,我也好想学!”李世明摆出一副师长的样子,告诉小婷:“那你一定要有能吃苦的精神哦!”画久了,他的眼窝经常痛,有时候连太阳穴都痛得不得了,因此,他经常要靠喝鸭肝汤来缓解。
这样的经历,使杨贵森也不愿让下一代再接手这一行业,“没多大出息,挣不了什么钱。”杨贵森表示,自己是这么多年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无法放弃,但为了孩子的将来,不能再让他们走自己的老路。
东莞电视台(记者 麦真喜)画画大家见多了,有用毛笔作画的,也有用彩笔作画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用“炭”作画的呢?虎门镇有一位老人,他的绝活就是用“炭”作画。
和往常一样,这位老人每天都会在振华路的巷口帮人画画。嘘,别打扰他,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描画。据老人介绍,这种传统绘画手艺叫作“炭画”,“炭画”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炭精粉为原料,辅以木炭条、炭铅笔等,用擦、揉等方式进行绘画。
老人从事这个职业有30多年了,过去生意很不错,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他每天都要画几幅画。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他生意就冷淡了许多。
目前,虎门镇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档口,而且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传统炭画手艺虽然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但还是有不少客人幕名而来修复老画像,客人表示,“炭画”不单逼真,更多了一份怀旧色彩。客人的褒奖是对老人们莫大的鼓舞,他们表示,一辈子都不会丢下“炭画”这一技艺。
大连日报讯(记者 吴东)炭画古已有之,而把透视、比例、光影以及中国工笔画虎撕毛的传统技法融为一体,创作出黑白相间的炭精虎画作品,杜中永为第一人。
杜中永,号涂虎堂主人,山东青州人,生于1962年,现为中国工艺美协会员。他以炭精画虎为专长,在绘画中大胆创新,融汇传统与西方绘画技法,风格独特,自成一家。
炭精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以炭精粉作为颜料,以擦笔、药棉、橡皮等为绘画工具的一种特殊绘画形式,来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作为绘画艺术,炭精画打破了素描所具有的线条排铺明暗调子,在写实性上更优于调剂、调水、颜料的表现效果,尤其是强烈的立体感、丰富的色调层次、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在艺术表达方式上独树一帜。
杜中永在以炭精画虎时,使用中国传统宣纸,用扁头水粉笔寸擦寸涂,用棉花球过渡色调,用橡皮处理须毛和眼睛,使他画出来的虎立体感强、栩栩如生、霸气入神,再用定画液喷洒固定画面,可永久性保存和收藏。
杜中永幼时便萌发了将来学绘画的幻想,还是四五岁的时候,他躺在老家破旧房子里的土炕上,眯缝着眼看着破旧的墙皮,想着如果用拼图的方法把村上能看到的动物都拼出来该多好!朦胧的火花点燃了杜中永学画的热情,上小学一年级他开始拿起笔学画画。家里经济困难,无力支持他画画,他就放学后在路上用砖头、树枝画,直到天黑才回家。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杜中永绘画的愿望更强烈了。为买图画本和画笔,星期日他跑到五里外翻砂厂捡废铁渣卖几分钱;夏天,他就捡蝉皮卖钱,一个夏天能卖一元六角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杜中永13岁那年,邻村发掘一处古墓,四壁有漂亮的彩画。当时人们看出他有绘画天赋,让他去看一看,向古人学习。杜中永去看了三次,却只看到了一面壁画,残存的人物和动物彩画让他心动不已。就是这次经历,杜中永暗下决心,向古人学习,将来当画家。
学画画要有名师指点。15岁那年夏天,他买四个桃子到县城拜师学玻璃画;又一个假期,他到青州市绘画界向名师学习,使自己的画技明显提高。在青州举行美术画展时,杜中永第三次进城,拜青州名画家房崇阳为师。白天他随房老师学素描,画山水人物和动物。晚上则开始用炭精粉学画炭精画。几个月下来,杜中永已经找到用炭精画虎的基本门道。为提高艺术层次,他开始临摹画虎大师高敛、高其峰、刘奎龄、冯大中等人的作品,使其掌握了写意、工笔两种画虎的技法,在此基础上,杜中永的炭精画虎大有长进。
虎,非等闲之物。画虎,从不似至形似,从形似再求不似,也就是追求石涛所说的“以不似似之”。在用炭精画虎中,杜中永体会到,画虎时要有一种气的指引,无论是用笔还是把握整体造型都离不开一种气。画虎先要净心灵,处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一心作画,就是“入气”;只有入气,才能真悟,画才能得其真。气既是客观宇宙的本体精神,又是画家主观悟性和感知的能力;气既是艺术创作原始动机的起点,又是创作过程中精神的、意念的、笔墨的发散过程。
正是有了这种气,杜中永笔下的老虎,轻重相宜,动静结合,虚实有度,画势逼人,或休憩、或端坐、或嬉戏、或奔跑,猛虎再生,纵横驰骋,百样姿态,万般雄姿。炭精画《虎神》形神兼备,群虎傲视,他题诗云:威凛雄风貌堂堂,摇头摆尾山中藏。尾鞭爪利须更刚,电目吼声震四方。炭精画《惊风》猛虎下山,威风八面,他题诗云:一只猛虎出深山,二目圆睁尾剪鞭。大吼一声谷欲裂,九州草木皆生寒。炭精画长卷《百虎图》更是大气磅礴,每虎都独具特色,他题诗云:炭虎技法融中西,擦涂毛须叶公笔。虎神帮主百虎图,风格独特堪称奇。
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杜中永的炭精画作品2000年在北京首都艺术博览会上参展;2010年大连赏槐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大连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均作过专题报道,还多次应邀到国内外参展,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其作品,其画被誉为“中华炭精第一虎”,其人被誉为“炭精画虎第一人”。
大庆日报讯(记者 白玉兰)古代,没有摄影技术。人们想要为自己留下一幅像,就只有靠绘画艺术了。
达官贵族,自有名人雅士为之服务,多以高雅艺术工笔画绘像。但在民间,百姓们谁来给绘?
炭精粉画,由此而产生。
近现代,随着摄影技术的临来,这一稀有画种正濒临灭绝,逐渐消失……炭精粉画艺人,更是难寻其迹。
在大庆,却有这样一位艺人。一个周日,记者寻访而至。
猪油、松香、炭精粉
摁响门铃,开门的,是王祥的妻子。她笑迎记者入室。
厨房内,王祥正在熬猪油。
对记者,王祥只微笑点头,目光未离灶火。渐渐,半屉猪油已熬好,又见他取来一物,是松香。
王祥更加聚精会神,精确配比着猪油与松香的比例,随之,燃起松香。此时,似乎火候的掌握更为关键,王祥凝神观火。
少顷,又见他取来一泥塑花盆,内壁粗粝,扣在正燃着的燃器上。
继续观火调火候,时间滴答答流过……
终于,王祥小心翼翼取下花盆。轻轻把花盆递到记者面前,但见花盆粗啦啦的内壁上,挂有一层黑色油烟状物,很似过去年代煤油灯的油烟。
“这,就是炭精粉了。”王祥说。
至此,记者才恍然大悟,王祥是在炼制炭精粉画所需的原料。这种经由猪油、松香燃烧后所成的“灰”,即炭精粉。炭精粉画,因此得名。
凡是炭精粉画艺人,都必身怀这一独门绝活,会炼制炭精粉。
“炼制技术,很关键。像松香和猪油的配比,火候的掌握,都要求恰到好处,否则或者挥发了,或者烧没了……”“我10岁那年,刚学,自觉简单,就跑到自家仓库偷偷炼制,不想松香配多了,惹发大火,幸亏被几个邻居大叔,把我从仓库拖出来,见我全身糊黑,只剩两排白牙……”
王祥边笑谈,边小心翼翼,把挂在花盆壁的烟状物,层层“请君入瓮”,装入一器皿中……
“炭精粉回收,也是一绝活,处理不好,一点也甭想收回来。”
百年不褪色
炼制好的炭精粉收集完毕,王祥开始作画。见他以毛笔、橡皮等物,蘸着炭精粉,慢慢擦,擦出了人脸,擦出了眼眸……此画,竟是这样擦出来的!
此刻,王祥妻从另一室内,捧来一幅王祥的炭画作品。
抬眼一触那画,心内不禁一震——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妪,额上深凹的皱纹,那神,那丝丝苍发,那韵……
王祥停下了手中的笔,笑了:“过去民间的画像,都这样,比现在的照片更立体逼真,老百姓叫‘造像’。”
王祥说着,转身又取来一张炭画。显然,这是一位老人的画像,画中人微微笑着,安静慈祥。
王祥讲了一个小故事:就在前几天,两个同事不知听谁说王祥会这手艺,来找他。见面,就递给他一张老照片,2寸大,却是好几个人的合影。
“中间这是我爷爷,我们想……还原爷爷的相貌。”两个女子迟疑地说,显然,她们觉得有点难为人,因为即使用放大镜看,也很难看清。
其实,像这种残缺破损的照片,惟有炭画能还其原貌。程序,是先拿着放大镜,按照照片,以素描方式画下大致轮廓,再让亲人描述,老人的性情,神情,表情……再进行素描绘画,直到家人说像……再以炭精粉绘制,那就成像了。
“前两天,两个孙女来了,见到这张画像,就掉泪了……”
两相对比,这张炭画像比原来的照片,扩大了不知多少倍,却真如其人!
不管是残缺破损的画像,还是变色模糊的照片,炭画艺人都能通过炭画独特的艺术加工,修复、还原。
炭画,还有另一极限魅力,百年不褪色,保存好了,可以千年如初。
坚守,中国元素的乡愁
多少年了,相识不相识的人,寻到王祥,找他帮助修复照片、画像……他从来分文不取。
问王祥,他笑。“是一种文化的乡愁吧!”
6岁大,他就迷画画迷得梦一样,妈妈带他去齐齐哈尔国画院,人家看他“还太小”,遂推荐一人。
这人,就是一位炭画老艺人。姓梁,据说最早是宫廷画家,专为达官贵人画像。
跟着老艺人,王祥学了6年炭精画,深得精髓。
后来,王祥却因此遭受致命打击,因为直到去报考艺术学院时,才知道自己所学是民间艺术,不被考试承认……
但是,到今天,他已成为一位优秀的工笔画画家。他依然,始终坚守着,这难登大雅之堂的炭精粉画。
在王祥的画室里,摆满了多年创作的炭画。
“剩下的,不多了,红楼十二钗,十大元帅和铁人王进喜的炭画,都被朋友要走了,有的参加展览,被收藏了。”王祥说。
那幅周恩来,曾入选全国书画展,并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而那个老虎头的炭画,则是王祥在炭画技艺上的一大突破,画老虎,最难在虎毛,需要更高的技艺,才能完成。
如今,王祥已经拓展到山水景物也都可以在炭画下鲜活起来。为此,2008年,他被授予中韩文化交流使者国际艺术家称号。
采访当日,王祥正在绘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画像,为参加大庆油田建党90周年画展准备。
王祥说,他惟有一个心愿,这纯粹着中国元素的,中国最古老的艺术,还有那一代代老艺人的心愿,能传承下去,至少让多一个人知道……
乡愁!
中国元素的乡愁!王祥的话,触心。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炭致广大,
精微传神!
画美人生,
像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Powered By www.tanjinghua.com ,Theme By 中国炭精画世界 Please respect the author to keep this link。
www.tanjinghua.com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资讯爆料QQ:791541679 | 关于我们 | 内容说明 | 作者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