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讯(记者 王源)盘古、炎帝、黄帝、宣统……重庆街头画家黄仁文历时16年完成从三皇五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366幅中国古代在位帝王画像。
44岁的黄仁文常年在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过道,给人画炭精画维持生计。
从小酷爱历史的黄仁文,说到历代的帝王将相如数家珍。可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历史尤其是历史人物很陌生,说到哪个朝代的皇帝,他们经常一脸茫然。很多帝王将相,除了文字记载,都没有人物图,缺乏立体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此,16年前,他决定画一套完整的帝王图。
黄仁文告诉记者,每画一位帝王,他都要查阅大量资料,从不同角度了解笔下的人物。同时,历史人物的服饰、装扮等都必须与该朝代符合。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让他们个性鲜明易辨。366位在位帝王图,每幅长约1米,宽约0。4米,耗费了黄仁文16年时间。
黄仁文最喜欢的帝王是秦始皇,虽然史料记载秦始皇是如何残暴、如何荒淫无度,资料图上秦始皇也大都较凶恶,但黄仁文给秦始皇画像时,未刻意表现他的凶残,更多的是表现他作为“千古第一帝”的威武一面,举手投足尽显霸王之气。
黄仁文说,除了这366位古代帝王,他还画了150多位皇后和700余位宰相的素描,并且打算完成它们。
炭精画濒临绝迹的主要原因:
1、工具难购。
作画工具的加工,较为专业,根据市场调查,已经不再生产彩色炭精粉颜料。
2、缺少教材。
想学习者拜师无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去学习这门民间美术。
3、推广不够。
炭精画,是中国民间美术,鲜为人知,其推广显然不够,因而正淡出市场。
中国信息报讯(记者 孙印风)叶保龙:炭精粉画艺术传承人,系1997-2009年海口市老街文化艺术炭精粉画全国首位技法创新人、炭精粉画文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中国海南省唯一的炭精粉画世家!
炭精粉画艺术:炭精粉画起源于清朝年间,上世纪40年代,炭精粉画在海口市兴起,到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又叫炭画,是以炭精粉为绘画颜料,以炭铅笔、擦笔、药棉和橡皮为绘画工具来绘画的一种方式,是素描类铅笔画、炭条画等绘画方式的精髓。绘画难度较大,要求形似极高,以画人物肖像为主,也有兼画山水花鸟等。这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用炭精粉画的人物肖像,黑白分明,柔和细腻,层次丰富,色泽持久。
在海南省海口市老街新华北路60号的走廊下,挂着一幅幅世界各国伟人、明星、普通百姓的画像,一张张鲜活的脸庞,让人啧啧称奇,引得路人常常驻足观看,久久徘徊。这些人物肖像都是用炭精粉绘制的,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会误以为是一些黑白照片,因为它们太逼真了。这幅作品的主人就是炭画世家传承人叶保龙。
一张自制的粗糙木台,几把小椅子,一个画夹,数十支画笔……30多岁的炭精粉画师叶保龙每天都会支起简陋的小摊,招呼生意。他身后锈迹斑驳的铁窗上,悬挂着七八张炭画,旁边写着惟一的广告牌:炭画世家,精工炭画,永不脱色。叶保龙用小巧的刷子粘一点炭精粉,刷刷刷几笔,一幅栩栩如生的炭精画人物头像便呈现眼前。
叶先生领记者来到楼上201室的画像馆,并接受了采访。这个不大的小屋被画作、画具和书籍塞满,显得十分拥挤,屋内陈设也极其简陋。一些客人未取走的画作再次让人惊叹,跟照片一比,如同克隆一般。作者打开电脑,几百幅作品让人眼花缭乱,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照片呢。
从叶先生那我们了解到这个炭画世家三代人的炭画人生。
这个炭精粉画世家的鼻祖是韩冠平先生。韩冠平老家在文昌锦山,自幼喜欢绘画,20岁时来到海口市工艺美术社打工。美术社里师傅的画艺让他钦佩不已。他边打杂边用心学习,数年之后,画艺突飞猛进,尤其擅长炭精粉画艺术。一些外地游客和外国朋友看了他画的惟妙惟肖的齐白石等人物头像,大为惊叹。
韩冠平的女儿韩翠琼高中毕业后师从父亲学习炭画。多年来,她勤学苦练,努力钻研,绘画水平不断提高。附近许多居民对韩翠琼画艺的评价是“画艺超群”、“画相逼真”。
韩翠琼的儿子叶保龙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叶保龙中专毕业后,曾到上海美术设计公司打工,后回到海口。他多次参加海南大学美术培训班学习,求师学艺。在继承了前两代人“九宫格画法”和“放大尺画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克隆画法”。他善于结合电脑技术作画,此画法作画更快、更逼真、永不褪色。叶保龙说,绘画时,要先在照片上划格,然后根据比例,从眼部画起,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人像轮廓,最后用炭粉涂抹。炭画的造型的全过程可分为轮廓造型与明暗造型两大部分。其中轮廓造型主要是整体定位,落笔要轻。然后进入局部深度刻画阶段,揉粉的时候以笔尖粘少许炭精粉,在其他白纸上试过轻重方可落笔,笔含粉的色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大的明暗关系画好后,可以进入最后的深度刻画和整体的调整。在整个调整阶段,用不蘸粉的排笔、蘸粉的排笔、炭铅笔和橡皮等交替灵活运用其间。
在叶先生画室呆了有两个多小时,一个客户也没有。叶先生慨叹道:“以前,在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前后,不少人还拿着祖先们陈旧的遗照前来为祖先换‘新容’,现如今,这样的顾客也越来越少了,炭精画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主要原因是早年照相和冲印技术还不发达,照相的价格又相对较高,相片的保存时间也没有炭精粉画长,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以炭精粉画的形式为自己的祖宗画像。但是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数码摄影的迅猛发展,摄影从一种少数人的专属而走进寻常百姓家,现在,更多人接受了方便快捷的数码拍照。炭精粉画艺术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面临消逝的画种!”
从叶先生那里记者还了解到,近些年,与他同在一条街那些专画炭精粉画的同行们,不是去世了,就是转行从事他业。叶保龙也曾经犹豫过,但是最后都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因为尽管面临着困难,但叶保龙不想丢下这从祖辈那传下来的行当,炭精粉画对他们一家而言,不仅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更多是一种情感。
当记者问到愿不愿意将这种绘画技法继续传承下去时,叶先生表示:“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想放弃炭画,因为炭画养活了我们几代人,我们对这门手艺心存感激。相机拍出的照片的确很写实,但那只是一门技术,而炭画是一门艺术,我希望这门手艺能得到认可和保护,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本人会将绘画作为家族的一项传统,并将这种绘画技法传承下去,但又不希望后代以绘画为生。单靠绘画为生,生活会很艰难的。”
如今,海口骑楼老街开始全面地整治和保护,将会建设成为具有海口风情的特色小街。这个消息,似乎给这个正处于困境中的炭精画世家带来一线希望。“很多外省甚至国外游客来看老街时,看到我画炭画都觉得很稀奇,她们都很喜欢,还来与我合影。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到海南来看老街,如果老街改造好了,我们的生意一定能好很多。”叶保龙眼中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内蒙古晨报讯(记者 黄珊珊)我们对炭精画或许还不太熟悉,但是现在它却被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所青睐。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美术,如今的炭精画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更加巩固了它的地位与价值。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炭精画协会张会长介绍,炭精画是因它所用的原料——炭精粉而得名的,炭精粉是天然的矿物质,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而褪色。炭精画多用干粉画的,不存在干燥后会爆裂、起块的现象。只要装在玻璃框里与灰尘隔离,就能很好的保存。对于想收藏绘画作品但又怕保存困难的人来说,炭精画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黑与白之间体现炭的韵味,无论是人物、景物,还是动物,都能精细的把他们刻画出来,炭精画的精妙之处便在于此,在大师们精雕细琢之下,炭精画把事物最传神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体现着民间艺术与现代时尚的碰撞,让黑白呼应的艺术品传达着别致的意义。
郑曼陀(1888~1961),中国擦笔画技法创始人,民国时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原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在杭州,由原籍安徽歙县的养父抚养成人,亦有研究认为他幼年被在杭州经商的安徽富商收养。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曾师从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二我轩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像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法。先用灰黑色炭精粉作明暗层次,再加上水彩画的淡彩,所以他画的时装仕女,面部立体感强,色彩淡雅宜人,肌肤细腻柔和。为使画上人物"呼之欲出",郑曼陀特别注意画人物的眼珠,使观众与画中人的视线接触时,产生“眼睛能跟人跑”的效果,顿时名声大振。当时的杭州不及上海繁荣,郑曼陀身怀绝技难以在当地施展,于是决定挟艺来沪谋生。见过上海月份牌中的传统服装仕女形象,郑曼陀觉得他们远不及自己创造的新式时装美女形象那样悦目。人生地不熟的郑曼陀决定到社会名流经常走动的“张园”去试试运气。他在张园挂起四幅用擦笔水彩画成的时装美女画,正巧上海有名的善于经营的大商人黄楚九路过,他以商人特有的敏感发现这些美女形象定能用于商业广告之中,为自己带来商业好处,于是将郑曼陀的四幅美女画悉数买下,用来为他的中法大药房做广告。
凤凰网讯(记者 徐丽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幅《记忆与失忆》,不过是一米见方的油画,它的历史,却折射出一段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影像和历史,以及艺术家本人的心路历程。
花开有缘时
2001年底,44岁的张晓刚开始探索关于“记忆与失忆”的问题,他给一些艺术圈的朋友写信,论述关于“记忆与失忆”的基本想法。第二年,他开始创作《记忆与失忆》系列作品,它们延续了《大家庭》、《血缘》等系列的脉络,探讨新旧时代交替下人们面对过去与未来所产生的种种矛盾。
在《大家庭》、《血缘》系列中,张晓刚以中国生活中常见的家庭合影或个人登记照为素材,描绘出一批木然、死寂而又标致的人像,他(她)们中性、无个性。从衣着、发式、佩饰等均可见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痕迹。这些人像不仅在装束和表情上与观众保持着历史的距离,而且以一种具有穿透力的目光顽强地注视着我们,试图触动我们深藏于内心的伤痕。而《记忆与失忆》系列,表现手法相同,主角则是一个女孩。
这些画的背景是含混、暧昧的,突如其来的光斑是异样、魔咒式的,张晓刚把最市俗的炭精画像技法作了有意思的转换,通过画面上的揉擦,创造了特殊的视觉效果,一种灰蒙蒙的质地感,仿佛是历史灰尘永远笼罩着整个画面。
“历史”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认为,张晓刚的绘画关注人的历史性问题,他用灰色雕像一样的老照片将一个时代浓缩在画布之上。张晓刚的经历十分典型地见证了中国当代所有社会变革,是“当代美术史的缩影”。他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他对当代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感兴趣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从来不画现代社会,我要表现的是同时代人的内心感受。我喜欢那些社会与人面对过去的种种矛盾——艺术不是用来预见未来,它是生活历程的一个记录。”他这样总结自己的艺术观念。他说自己的创作速度很慢,必须等各种机缘成熟、感觉很强烈的时候才开始动手,因此,有的素材可能要放上10年。
不过,张晓刚从1994年推出的《大家庭》、《血缘》系列,刚开始并不被国内的评论界看好,因为形式比较呆板,与他以前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甚至当时有些很敏锐的艺术评论家都对这一系列作品提出了批评。直到其中四幅参加了巴西“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在该展获铜质奖,《大家庭》、《血缘》系列才逐渐被国内的评论界和收藏家认可。
相比之下,《记忆与失忆》系列作品所受到的“待遇”都好得多——作为这一时期张晓刚的重要作品,2003年,它们分别被带去参加了在韩国首尔和法国巴黎举办的重要个展。同时,其中一幅作品还参加了在法国巴黎非洲博物馆举办的“东方暨白——中国绘画一百年”展览。
花落有缘人
《记忆与失忆》系列,刚刚创作出来便陆续被各路买家订购。2004年,一幅《记忆与失忆》NO。26已经挂在北京的收藏家刘兰女士的客厅里,成为她最钟爱的藏品之一。
刘兰收藏了几十件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包括方力均、岳敏君、王庆松、曾梵志、洪浩、刘野、丁乙等著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既有油画、版画、照片,也有雕塑和影像作品。为了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藏品,她在家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小仓库。她有自己独特的收藏体系和风格,因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位重要收藏家。她收藏最多的是张晓刚的一些重要作品,如《戴红领巾的女孩》、《父亲与女儿》、《天安[0。00%]门二号》、《风景2007》等。
刘兰认识张晓刚是在2002年的一次展览上。“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留下了很深刻、很好的印象,感觉很投缘。后来,我也常去他的画室,在现场欣赏他的作品。那时他已经开始创作《记忆与失忆》系列作品了,我很喜欢那种风格。不过,那些作品已经‘名花有主’、早被别的藏家订了。”她回忆,那段时间,一有空她就会仔细阅读所有关于张晓刚成长、创作及其作品的书和画册,在全面了解了他的作品和人之后,就感觉一定要拥有一件他的作品。
2004年初,在程昕东画廊开业酒会及展览上,刘兰发现了张晓刚的《记忆与失忆》NO。26,“和当时的其他展品相比,它不算是一幅大尺寸的作品,并且,挂在一进门右手边的角落里,一点也不起眼。开始我没注意到这幅画,但等我在整个画廊里转了一圈看到它时,它就像磁铁一样,一下就把我牢牢吸引住啦!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很具有冲击力,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站在这幅画前,再没离开。当场,我就跟画廊主人程昕东以及张晓刚本人谈了购买的细节。展览结束后的几天,它就被运到了我家里。”刘兰说,因为早就认识张晓刚本人,对他过去的作品也很了解,收藏他的作品是瓜熟蒂落、很自然的,而非一时冲动。
这是刘兰第一次收藏张晓刚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很有力量,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一种气场,能够拨动我神经里的那种痛。那是一种藏在思想深处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过程中的无奈、恐惧和无助感。”
那时,张晓刚的作品价位在两三万美元,她买这幅画花了三万美元。不过,当时,由于当代艺术还不是市场的主流,没有被广泛认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花两、三万美元买一幅油画,似乎还是太奢侈,有乱花钱的嫌疑。因而,她对家里人善意地隐瞒了其真实的价格,声称只有几千美元而已。“我也是希望不要让价格干扰了家人的注意力,希望他们关注作品本身。”
随后的几天,她发现,丈夫和母亲都很喜欢这幅画,不时地围着它走来走去,从各个角度欣赏它,还不时地谈论这幅画,“这说明,作品本身打动了他们,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内心不禁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她笑着说,直到2006年,张晓刚的作品在拍卖会上飙升到近百万美元的天价后,她才敢把买这幅画的真实成本告诉家里人,尽管家人承认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收藏,但这个价钱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身价飞涨——成为天价的代名词
2002年至2004年间,张晓刚已经蜚声海内外,作为一位优秀的、在国内成名很早、在国际上已经举办过多次展览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直是供不应求,喜欢他作品的人群非常广泛。但那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还没有什么起色,他当时的身价,也只是3万美元。
无论是张晓刚本人,还是收藏家刘兰,都万万没料到,2005年,国内的当代艺术市场开始第一轮爆发。张晓刚的身价也开始飞涨,曾经售价三四万美元的作品涨到了100多万美元。
2006年3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他的《大家庭:同志第120号》以97万美元的高价被一位新加坡收藏家买走,首次突破百万(人民币)大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个“百万纪录”。
“那次苏富比拍卖会,我就在现场,张晓刚这幅作品拍出了天价时,我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当时他在云南,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疯掉了/”现在画廊的老板黄燎原对这次拍卖记忆犹新,“这个价钱比苏富比最初的估价高两倍多。在现场可以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气氛,以及市场对于新热点的强烈关注。”
黄燎原说,“我认为,《大家庭》系列作品表现了一个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表现了那个千人一面、万众一心的时代。它的形式很直接,画面就像照片,但是表达又很含蓄——把笔锋都藏了起来,因为中国人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就是很含蓄的。”
同年6月,《记忆与失忆》NO。5在保利春拍的成交价为154万元,比三年前刚刚创作时涨了六倍!评论家认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封闭和迥异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特质,使境外收藏家们争相收购艺术家们表现这一时期的作品。
2007年,还是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上,张晓刚的两幅作品价格甚至突破了2000万元。张晓刚从1994年嘉德拍出第一幅作品25300元,迄今为止共拍出208件,成交率85%,可见其作品备受推崇、热捧。
一位藏家回忆,在市场最好的那两年,人们就像疯了一样,在2007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像抢购大米一样地抢购那些单价为几百万美元的艺术品。
从这一轮高潮开始,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的作品价格也不断飙升,纷纷突破百万大关,加上张晓刚,这“四大天王”的拍卖价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劲升超过100倍,制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性神话。
海口晚报讯(记者 陈元才)“炭画为我们几代人提供了一门养家糊口的活儿,同时也凝聚着我们家族的心血。我们对这门手艺心存感激,希望这门手艺能得到认可和保护,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韩翠琼说,“炭画是一门手工艺术,而那些冲印复印产品只是一项技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今,骑楼老街开始全面地整治和保护,将会建设成为具有海口风情的特色小街。这个消息,似乎给这个正处于困境中的炭画世家带来一线希望。“我们听到这消息很兴奋,”韩翠琼说,“我们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在骑楼特色小街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卖画空间。”
“如果骑楼老街真的开发成为特色的旅游步行街,我们的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变,我们就专为那些来海口旅游的游客画肖像,应该会有很多游客喜欢。以前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少年轻游客看到我们的画后,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外国朋友。”韩翠琼说。
相关链接:
炭精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又名炭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小支流。炭精绘画艺术是一门能真实反映作品对象的独特艺术,尤以其特有的形象真实准确,光线自然柔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等优点而独为一体。炭精画是以炭精粉作为颜料,以擦笔、药棉、橡皮等为绘画工具的一种特殊民间绘画形式。不管是残缺破损的画像,还是变色模糊的照片,只要是经过炭精画艺术的加工处理,便能修复、还原。这些特点都是其他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无法比拟的。也正是这些因素,赋予了炭精画这一艺术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中国炭精画世界工作部(tanjinghua.com)推出:艺术家们经多年潜心研究,总结、探索出函授一年(面授50天)掌握面对真人或照片画像真人的绝技,也可绘制巨幅山水、花鸟、人物画。学会后,在家创作,轻松开店创业,月入万元不是梦!欢迎有志者踊跃报名,早日掌握这门绝技!来电免费赠送中国炭精画作品照片(精美制作,快递自费)。致电我们请拔:+86.717.6911566或+86.717.6906866(全天值班)
请输入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查看内容及评论. 成功输入密码后, 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内容, 直到关闭浏览器。进入全站学习仅需年费3000元!天天学习!马上咨询0717-6911566!
此内容需要更高级别密码!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史云平)日前,记者来到稷山县稷峰镇阳史村,在农民杨创业的家中,挂着手绘的历代国家领袖、十大元帅等名人炭精画品。
今年62岁的杨创业,20岁自学炭精画艺术,后多次在运城、河津、新绛等地拜求名师学习绘画,多年来在本县、乡宁县、吉县、河津等地为老人画遗像五千余幅。自学成才后,他吃米不忘种谷人,对历代的国家领袖人物倍爱有加,绘制这些名人画像是他的拿手好戏。他赠送给亲朋好友的作品都说有收藏价值,听到这些话更激励他将这一爱好坚持到底。
从学画至今,四十多年的绘画之路,虽然道路艰难,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但是作为一名农民绘画爱好者,杨创业深知学海无涯,在绘画道路上,继续一往无前,勇攀高峰,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嘉图网讯(记者 柳淑艳)五六十年代,嘉兴市井里头专以为人画像为生的有杨林、江春帆和一位姓朱的老先生。这三位之外,还有一位以"剪影"(民间艺术,根据人的五官特征,用剪刀在一张黑纸上剪出头像侧影)糊口的王先生。我见到王先生在街头卖艺时,张家弄已拓宽变成勤俭路,他住在光明糖果店隔壁,每天在家门口摆一只骨牌凳,凳上放一把剪刀一叠纸,还有一个小镜框,里面夹一张颜色发黄的"营业登记证",发证年月是"中华民国×年×月×日",营业地点是"上海大世界游艺场",营业项目是"剪影"。这张"营业登记证"告诉人,王先生曾经是旧上海大世界游艺场的一位艺人。
王先生坐在骨牌凳旁边一把小竹椅上。坐姿是蜷缩的,脸上没有笑容。王先生的生意应该说还可以,他所在的地段是旧嘉兴城区的闹市口,过往的人多,出于好奇请他剪影的人也有不少。有时,骨牌凳前围了一小堆人,看他献艺,响起"啧啧"的赞叹声。王先生没有任何反应,两只眼睛紧盯着手中那把光泽灰黯但还锋利的剪刀,偶尔撩一撩眼皮,闪出一点光亮,那是在"捕捉"对方的脸部特征。待"剪影"完毕,用一张小白纸片衬垫好,成为一种艺术品后,王先生才一手交货一手接钱,钱是二毛角票,有些抖颤地塞在那个小镜框下面。
没有人光顾时,王先生总是蜷缩,脸上表情木然。他的手指细长,右手的姆指、食指和中指上有很硬的指茧。
同样在市井里卖艺,杨林比王先生就"阔气"多了,杨林先生有"画室",在香花桥堍。我最早知道电影明星赵丹、白杨、王丹凤、秦怡、孙道临等,并熟悉他们的长相不是在电影上,而是在杨林先生的"画室"里。杨林的"画室"不大,顶多六七个平方,是人家的楼梯间。他的画桌一半伸出在门外,幸好有屋檐可遮蔽风雨。那些电影明星肖像,他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挂在低矮的屋檐下,走过香花桥的人都可以看到赵丹、孙道临们的英俊潇洒和白杨、王丹凤们的妩媚美艳。这是兜揽生意的"广告"。
杨林先生画肖像的工具是炭精条、九宫格、放大镜。放大镜固定在一个细小的三角架上,底下是一块画了九宫格的玻璃板,玻璃板下是一二寸大小的照片,画肖像时在同样打了九宫格的铅画纸上依照照片上的九宫格放大。杨林先生低头画肖像时,有一点像使用显微镜的科研工作者。他中等身材,脸色棕黄,皱纹很粗深,额头很高,发型是梳理成香蕉式的,说话带上海口音。画肖像的主顾大多是乡下人,也有城市里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是来为去世的亲人画"遗容"的,那时照相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没有底片光凭照片,一二寸大小的照片无法放大到十二寸甚至更大些的。因此,用炭精条、九宫格、放大镜画的照片肖像很吃香,会这门手艺的人笃定有饭吃。但这门手艺,究根到底算不上是艺术,一般画家是不屑于此道的。除非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挟此小技而浪迹江湖。杨林先生的身世我不太清楚,但据钱东生先生告诉我,五十年代初,他和鲍慧和(丰子恺弟子)还有杨林三人,在人民公园举办过一次画展。钱展出的是水彩画,鲍是得到丰子恺真传且能够传承丰派漫画的漫画,而杨林先生在这次画展上展出的作品是油画,题材大多是江南水乡风景。
这样看来,杨林先生大概也是一位嘉兴画家了。
请输入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查看内容及评论. 成功输入密码后, 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内容, 直到关闭浏览器。进入全站学习仅需年费3000元!天天学习!马上咨询0717-6911566!
此内容需要更高级别密码!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炭致广大,
精微传神!
画美人生,
像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Powered By www.tanjinghua.com ,Theme By 中国炭精画世界 Please respect the author to keep this link。
www.tanjinghua.com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资讯爆料QQ:791541679 | 关于我们 | 内容说明 | 作者申请 |